“度此亭午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度此亭午景”全詩
聊為清晝眠,度此亭午景。
蟲鳴籬落晚,地僻鄰里靜。
起坐晚聞雞,虛堂無俗聽。
我非汲汲者,失腳陷機阱。
天道不吾欺,茲焉遣朝暝。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晝睡》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晝睡》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過天已秋,暑退日仍長。
聊為清晝眠,度此亭午景。
蟲鳴籬落晚,地僻鄰里靜。
起坐晚聞雞,虛堂無俗聽。
我非汲汲者,失腳陷機阱。
天道不欺我,于此遣朝暝。
中文譯文:
雨過后,天空已經進入秋天,盡管暑氣已經退去,白天的時間仍然很長。
我只好借此機會清靜地午睡,度過這個午后的時光。
在蟲鳴聲中,籬笆旁的景色漸漸暗下來,這個地方偏僻,鄰里間非常安靜。
坐起來時,晚上聽到雞鳴聲,空蕩的大廳里沒有世俗的喧囂聲。
我并不是一個急于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卻陷入了困境。
天道不欺騙我,于是我在這里度過了早晨和黃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天的午后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雨過后的秋天景色、蟲鳴聲、鄰里的寧靜以及自己在虛堂中的安靜,展現了一種遠離喧囂、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他選擇在午后晝睡,享受清靜的時光,遠離了世俗的喧囂。詩中的“我非汲汲者”表明作者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自由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心境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遠離世俗的心態,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度此亭午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u shuì
晝睡
yǔ qù tiān yǐ qiū, shǔ guī rì yóu yǒng.
雨去天已秋,暑歸日猶永。
liáo wèi qīng zhòu mián, dù cǐ tíng wǔ jǐng.
聊為清晝眠,度此亭午景。
chóng míng lí luò wǎn, dì pì lín lǐ jìng.
蟲鳴籬落晚,地僻鄰里靜。
qǐ zuò wǎn wén jī, xū táng wú sú tīng.
起坐晚聞雞,虛堂無俗聽。
wǒ fēi jí jí zhě, shī jiǎo xiàn jī jǐng.
我非汲汲者,失腳陷機阱。
tiān dào bù wú qī, zī yān qiǎn cháo míng.
天道不吾欺,茲焉遣朝暝。
“度此亭午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