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每到消憂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臨每到消憂處”全詩
山頭秀插垂云處,江面平分浴日光。
沙際離離橫水鳥,林端歷歷過風檣。
登臨每到消憂處,不覺三年客異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晨起眺望》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起眺望》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起眺望
眾木交陰園徑荒,
獨尋細徑上東岡。
山頭秀插垂云處,
江面平分浴日光。
沙際離離橫水鳥,
林端歷歷過風檣。
登臨每到消憂處,
不覺三年客異鄉。
譯文:
早晨起來眺望,
園中的小徑荒蕪,
我獨自尋找一條小徑上東岡。
山頂上美麗的景色插入垂云之中,
江面上平分著洗浴的陽光。
沙灘上飛翔的鳥兒離離散落,
林邊的風帆歷歷經過。
每次登臨都能忘卻憂愁之處,
不知不覺已是三年客居異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色,詩人在園中獨自漫步,尋找一條通往東岡的小徑。山頂上的景色美麗,仿佛插入了垂云之中,江面上的陽光灑落其中。沙灘上的鳥兒飛翔,林邊的風帆穿過其中。每次登臨山頂,詩人都能忘卻憂愁,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年的客居異鄉。
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詩人的心境。詩中的園徑荒蕪、山頭秀麗、江面平靜等景物,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敏感和獨特的觀察力。詩人通過登臨山頂的經歷,能夠暫時拋開憂愁,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安慰。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人的客居異鄉的身份也透露出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期盼。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登臨每到消憂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tiào wàng
晨起眺望
zhòng mù jiāo yīn yuán jìng huāng, dú xún xì jìng shàng dōng gāng.
眾木交陰園徑荒,獨尋細徑上東岡。
shān tóu xiù chā chuí yún chù, jiāng miàn píng fēn yù rì guāng.
山頭秀插垂云處,江面平分浴日光。
shā jì lí lí héng shuǐ niǎo, lín duān lì lì guò fēng qiáng.
沙際離離橫水鳥,林端歷歷過風檣。
dēng lín měi dào xiāo yōu chù, bù jué sān nián kè yì xiāng.
登臨每到消憂處,不覺三年客異鄉。
“登臨每到消憂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