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敧遺堞隱蓬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傾敧遺堞隱蓬蒿”全詩
春蕪滿野牛羊散,秋稼連云雉兔驕。
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
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登谷州故城》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谷州故城》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古城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
春蕪滿野牛羊散,秋稼連云雉兔驕。
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
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古城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墻、堡壘的破敗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描繪了城墻的破損和荒蕪景象。這里的“控扼兵屯”指的是城市的重要軍事要地,而現在已經荒廢不堪。城墻傾斜,堡壘已經被草木所掩蓋,顯示出城市的衰敗和荒涼。
接著,詩中描述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象。春天的“春蕪滿野牛羊散”表明草木叢生,野牛和羊群在野外自由地散步。秋天的“秋稼連云雉兔驕”則描繪了豐收的季節,稻谷連綿不斷,野雞和兔子也變得傲慢自豪。這些景象與城市的荒涼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城市中的斷碑和殘燒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歷史的消逝和人事的無常。詩中的“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模糊。人們對于興盛和衰敗的判斷往往是主觀的,無法預測未來的興衰。最后兩句“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則呼喚人們不要妄下結論,因為人世間的興衰變化無常,即使是看似荒蕪的地方也可能隱藏著無限的可能。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座古城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景象和意象與人們對于歷史和人事的認知形成了對比,呼喚人們對于興衰變化保持謙遜和開放的態度。
“傾敧遺堞隱蓬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gǔ zhōu gù chéng
登谷州故城
kòng è bīng tún shì yǐ liáo, qīng jī yí dié yǐn péng hāo.
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
chūn wú mǎn yě niú yáng sàn, qiū jià lián yún zhì tù jiāo.
春蕪滿野牛羊散,秋稼連云雉兔驕。
tái wò duàn bēi hūn gù kè, yǔ piāo cán dài yú shāo.
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
rén jiān xīng fèi zhī hé jí, mò wèi jīng zhēn biàn jì liáo.
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
“傾敧遺堞隱蓬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