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我舟楫兮君不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我舟楫兮君不怒”全詩
東風歌兮春水舞,庭肅肅兮神來下。
神來下兮翠帷舉,谷冥冥兮春山雨。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云高兮見極蒲,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水濱之人兮苦思君,菖蒲生兮楊柳春。
解君旗兮醉君御,聊樂一日兮莫予棄。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梟梟兮蒼山巔,
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淵。
東風歌兮春水舞,
庭肅肅兮神來下。
神來下兮翠帷舉,
谷冥冥兮春山雨。
雨三休兮神三燕,
游云高兮見極蒲,
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水濱之人兮苦思君,
菖蒲生兮楊柳春。
解君旗兮醉君御,
聊樂一日兮莫予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人們在龜山舉行祭神儀式的場景。詩中以自然景觀和祭祀儀式來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和美好祈愿。詩人通過描繪山巔的蒼翠、深邃,春風拂過水面的歡快,以及神靈降臨的莊嚴氛圍,展現了一幅神秘而祥和的畫面。在神靈降臨的時刻,翠綠的帷幕升起,山間細雨蒙蒙,神靈三次翱翔,云游至高處,而船只航行平穩,沒有惹怒神靈。水濱的人們思念神靈,菖蒲生長,楊柳吐綠,解開君主的旗幟,為君主飲酒駕馭,愉快地度過一天,不愿離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祭祀儀式的場景和人們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蒼山巔、春水舞動等,詩人營造了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祭祀儀式的莊重和美好。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山巔與九淵、東風歌兮春水舞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最后幾句則展現了人們對神靈的敬仰和祈愿,以及對君主的忠誠和喜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美麗的意象,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神靈的虔誠和景仰,同時也表達了對君主的忠誠和祝福,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安我舟楫兮君不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shān jì huái cí èr shǒu yíng shén
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
mù xiāo xiāo xī cāng shān diān, huí fú zhòng shēn xī qí xià jiǔ yuān.
木梟梟兮蒼山巔,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淵。
dōng fēng gē xī chūn shuǐ wǔ, tíng sù sù xī shén lái xià.
東風歌兮春水舞,庭肅肅兮神來下。
shén lái xià xī cuì wéi jǔ, gǔ míng míng xī chūn shān yǔ.
神來下兮翠帷舉,谷冥冥兮春山雨。
yǔ sān xiū xī shén sān yàn, yóu yún gāo xī jiàn jí pú,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云高兮見極蒲,
ān wǒ zhōu jí xī jūn bù nù.
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shuǐ bīn zhī rén xī kǔ sī jūn,
水濱之人兮苦思君,
chāng pú shēng xī yáng liǔ chūn.
菖蒲生兮楊柳春。
jiě jūn qí xī zuì jūn yù,
解君旗兮醉君御,
liáo lè yī rì xī mò yǔ qì.
聊樂一日兮莫予棄。
“安我舟楫兮君不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