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七澤水不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湖七澤水不貧”全詩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賴老龍一屈伸。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旱謠》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旱謠》是一首描寫旱情的詩詞,由宋代詩人張耒創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七月不雨井水渾,
孤城烈日風揚塵。
楚天萬里無纖云,
旱氣塞空日晝昏。
土龍蜥蜴竟無神,
田中水車聲相聞。
努力踏車莫厭勤,
但憂水勢傷禾根。
道傍執送者何人,
稻塍爭水殺厥鄰。
五湖七澤水不貧,
正賴老龍一屈伸。
詩意:
《旱謠》以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旱季的嚴重情況。詩中描述了七月的天空沒有雨水,井水變得渾濁不清;孤城中炎熱的太陽升起,揚起滾滾塵土;楚天萬里無一絲云彩,炎熱的氣息籠罩大地,導致白天昏暗。土地上的龍蜥蜴也失去了生機,田間傳來水車的聲音,彼此爭奪稀缺的水源。詩人呼吁人們不要厭倦努力,因為缺水的情況會傷害莊稼的根基。在這困境中,詩人質問站在道旁觀望的人是誰,同時描述了因爭奪水源而發生的殺戮。最后,詩人寄望于五湖七澤的水源不會枯竭,指望老龍屈伸一下,帶來雨水的降臨。
賞析:
《旱謠》以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旱情的嚴峻和人們面臨的困境。詩人通過描述嚴重的旱情,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詩中的孤城、炎熱的陽光、渾濁的井水以及爭奪稀缺水源的場景,都給人一種干旱、炎熱和渴望雨水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旱情的擔憂和對雨水的期盼。
詩中的土龍蜥蜴和田中的水車聲形成了對比,突出了旱情對生物的影響。土龍蜥蜴失去了生機,而水車的聲音卻顯示了人們為了爭奪水源而不懈努力的形象。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人們勤勞努力的贊美和對水資源的珍惜之情。
最后兩句詩以五湖七澤的水源和老龍屈伸的形象作為希望的象征,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依賴和對水源再生的期待。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呈現了旱情下人們的困境和對自然資源的珍惜之情,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啟示作用。
“五湖七澤水不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yáo
旱謠
qī yuè bù yǔ jǐng shuǐ hún, gū chéng liè rì fēng yáng chén.
七月不雨井水渾,孤城烈日風揚塵。
chǔ tiān wàn lǐ wú xiān yún, hàn qì sāi kōng rì zhòu hūn.
楚天萬里無纖云,旱氣塞空日晝昏。
tǔ lóng xī yì jìng wú shén, tián zhōng shuǐ chē shēng xiāng wén.
土龍蜥蜴竟無神,田中水車聲相聞。
nǔ lì tà chē mò yàn qín, dàn yōu shuǐ shì shāng hé gēn.
努力踏車莫厭勤,但憂水勢傷禾根。
dào bàng zhí sòng zhě hé rén, dào chéng zhēng shuǐ shā jué lín.
道傍執送者何人,稻塍爭水殺厥鄰。
wǔ hú qī zé shuǐ bù pín, zhèng lài lǎo lóng yī qū shēn.
五湖七澤水不貧,正賴老龍一屈伸。
“五湖七澤水不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