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庭下梧桐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庭下梧桐葉”全詩
已驚歲月悲霜鬢,更望山川歌四愁。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萬慮同時休。
瀛洲仙客莫惆悵,直泛三山煙浪舟。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和宏父新秋詩》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宏父新秋詩》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年庭下梧桐葉,
長為騷人先報秋。
已驚歲月悲霜鬢,
更望山川歌四愁。
翻譯:
每年都有庭院里梧桐樹的葉子,
長久以來,梧桐樹先告訴詩人秋天的消息。
已經驚覺歲月使人悲傷,白發上沾上了霜,
更期望山川大地唱出四種憂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光陰流逝、歲月無情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山川大地的思念和四種憂愁的期待。
賞析:
1. 詩人以梧桐樹葉的變化作為秋天的預示,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季節的更替。梧桐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用來象征秋天的樹木,它的葉子在秋天會變黃落下,因此成為了秋天到來的標志。
2. 詩中的“歲月悲霜鬢”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帶來的悲傷和衰老的感慨。歲月無情地使人們的頭發變白,霜鬢象征著歲月的殘酷和不可逆轉的變化。
3. “山川歌四愁”表達了詩人對山川大地的思念和期待。這里的“四愁”可以指代人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四種憂愁:生老病死、離別別離、悲歡離合、貧富貴賤。
4.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百感交集的苦楚,同時又寄望于能通過醉酒來暫時拋開煩惱。瀛洲仙客和三山煙浪舟則是詩人對仙境和遙遠山川的向往,希望能夠遠離塵囂,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安逸。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百態的思考,同時透露了對山川大地和遠離塵囂的向往。它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索,體現了宋代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年年庭下梧桐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óng fù xīn qiū shī
和宏父新秋詩
nián nián tíng xià wú tóng yè, zhǎng wèi sāo rén xiān bào qiū.
年年庭下梧桐葉,長為騷人先報秋。
yǐ jīng suì yuè bēi shuāng bìn, gèng wàng shān chuān gē sì chóu.
已驚歲月悲霜鬢,更望山川歌四愁。
fú shēng bǎi gǎn màn zì kǔ, yī zuì wàn lǜ tóng shí xiū.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萬慮同時休。
yíng zhōu xiān kè mò chóu chàng, zhí fàn sān shān yān làng zhōu.
瀛洲仙客莫惆悵,直泛三山煙浪舟。
“年年庭下梧桐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