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榮辱到頭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知榮辱到頭空”全詩
須信炎涼相代至,亦知榮辱到頭空。
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
更有墻邊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紅。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末大風一夜間熄滅了火爐,我產生了一些感慨(分為兩首):
第一首:
謫官兩次被貶到黃州,我知道明年的冬天將在何處度過。
我深信炎熱和寒冷會輪流來臨,也知道榮辱終將化為虛無。
不要抱怨不公,因為上天并不關心人的苦難,我寧愿坐在炎炎夏日中,通達佛理。
此外,還有一壺酒在墻邊,能夠在憂愁的臉上灑下春天的紅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豁達心態和對人生的思考。張耒是一位宋代文人,被貶到黃州屢次經歷了職位的高低起伏,他通過詩詞表達了對命運的頗為淡然的態度。
詩的開篇,描述了九月末大風一夜間熄滅了火爐,這種突然的變化使作者感到一些惆悵。接著,他提到自己被貶黃州兩次,對未來的遭遇心知肚明。他坦然地認識到人生中的榮辱和炎涼都會交替出現,最終都會歸于虛無。
在面對不公和苦難時,作者勸告自己不要抱怨,因為上天并不關心人的痛苦,而是應該以佛理的智慧來看待人生。這種心態體現了作者的超脫和豁達。
最后,作者提到一壺酒在墻邊,能夠在憂愁的臉上灑下春天的紅色。這句表達了在逆境中仍能品味生活的態度。無論面對困境還是失意,作者都能從中找到一絲愉悅和希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接受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寄托了作者的豁達心態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以及對短暫人生中那一剎那的愉悅的珍視。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感慨,展示了作者獨特的生活哲學和人生智慧,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亦知榮辱到頭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mò dà fēng yī xī suì ān zhì huǒ lú yǒu gǎn èr shǒu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
zhé guān liǎng xiàng huáng zhōu huǒ, zhī shì míng nián hé chǔ dōng.
謫官兩向黃州火,知是明年何處冬。
xū xìn yán liáng xiāng dài zhì, yì zhī róng rǔ dào tóu kōng.
須信炎涼相代至,亦知榮辱到頭空。
yuàn zī mò qǐ tiān gōng niàn, yàn zuò hé fáng fó lǐ tōng.
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
gèng yǒu qiáng biān yī zūn jiǔ, néng yú chóu miàn fàng chūn hóng.
更有墻邊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紅。
“亦知榮辱到頭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