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強健會重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身強健會重游”全詩
窗間夢斷客嘆息,憶我去年臨汝城。
平池朱閣花如雪,峴山少室兩奇絕。
豈知崎嶇黃土崗,茅屋蘆籬風雨折。
殷勤寄語望嵩樓,此身強健會重游。
陳跡再尋難料得,正如三到舊黃州。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聞紅鶴有感》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紅鶴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吹拂麥苗青翠,
柯山樹梢紅鶴鳴叫。
夢斷客人在窗間嘆息,
懷念我去年臨汝城。
平池上朱閣,花簇如雪,
峴山上少室,兩處奇景。
豈料崎嶇的黃土山崗,
茅屋蘆籬遭風雨摧折。
懇切地寄語望著嵩山樓,
我身體健壯,將重游。
再次尋找過去的足跡,
難料如同三次到舊黃州。
詩意和賞析:
《聞紅鶴有感》描繪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感。詩中以東風吹拂麥苗、柯山上紅鶴鳴叫為開頭,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色。窗間的夢斷和客人的嘆息,則表達了作者對于旅途中的離別和思鄉之情。作者回憶起去年在汝城的經歷,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平池和峴山的美景。平池上的朱閣被花朵裝點得如同雪一般美麗,而峴山上的少室則是另一處奇景。這些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贊嘆。
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轉折了詩的主題,描述了崎嶇的黃土山崗上的茅屋和蘆籬在風雨中被摧折的景象。這種對自然的殘酷和無情呼應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困頓,也暗示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重游嵩山的渴望和對健康的自信。作者希望能夠再次尋找過去的足跡,但也明白再次尋覓已經難以預料,就像三次到達舊黃州一樣。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旅行經歷為線索,通過描繪風景和表達情感,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坎坷和希望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凸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生的起伏不定。
“此身強健會重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hóng hè yǒu gǎn
聞紅鶴有感
dōng fēng chuī xiǎo mài qīng qīng, kē shān shù tóu hóng hè wū.
東風吹曉麥青青,柯山樹頭紅鶴嗚。
chuāng jiān mèng duàn kè tàn xī, yì wǒ qù nián lín rǔ chéng.
窗間夢斷客嘆息,憶我去年臨汝城。
píng chí zhū gé huā rú xuě, xiàn shān shǎo shì liǎng qí jué.
平池朱閣花如雪,峴山少室兩奇絕。
qǐ zhī qí qū huáng tǔ gǎng, máo wū lú lí fēng yǔ zhé.
豈知崎嶇黃土崗,茅屋蘆籬風雨折。
yīn qín jì yǔ wàng sōng lóu, cǐ shēn qiáng jiàn huì zhòng yóu.
殷勤寄語望嵩樓,此身強健會重游。
chén jī zài xún nán liào dé, zhèng rú sān dào jiù huáng zhōu.
陳跡再尋難料得,正如三到舊黃州。
“此身強健會重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