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厲嚴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霜厲嚴殺”全詩
芙蓉乃微木,曉艷獨嬌春。
秾粹覺蘭疲,芬敷知菊貧。
欲攀無所贈,聊復插吾巾。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芙蓉》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的霜凍嚴寒,使得松柏失去了生機。而芙蓉雖為微小的花木,卻在清晨中獨自綻放,顯得嬌艷如春。花朵的芬芳傳達給人們蘭花疲乏的感覺,也讓人感受到菊花的貧瘠。雖然沒有什么可以摘取的,我只好將芙蓉插在我的巾上。
詩意:
這首詩詞以作者在西園散步時感受到的景物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嘆。詩人通過描繪清晨的寒冷和松柏的無生氣,與芙蓉的鮮艷對比,表現了生命的堅韌和不屈。詩中還透露出對蘭花疲憊和菊花貧瘠的同情之情。雖然沒有可以帶走的花朵,但詩人還是將芙蓉插在自己的巾上,表達了對美的珍愛和追求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清晨的寒冷和松柏的蕭瑟形成了與芙蓉的鮮艷對比,強調了芙蓉的獨特之處。芙蓉是一種微小的花木,但它在清晨中綻放,獨自顯得嬌艷如春,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堅韌的生命力給人以啟示。詩人通過描繪芙蓉的美麗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敬畏。
詩中還透露出對蘭花疲憊和菊花貧瘠的同情之情。這種同情是對生命的關懷和對自然界的擔憂。雖然沒有可以摘取的花朵,但詩人仍然將芙蓉插在自己的巾上,表達了對美的珍愛和對生命的追求。這種行為展示了詩人對美的執著和對生命的珍視,同時也傳遞了對美的追求不僅僅在于擁有,更在于欣賞和珍惜的思想。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美的獨特感知。通過對芙蓉的贊美和對蘭花、菊花的同情,詩人表達了他對生命和美的思考,并傳遞了對美的珍愛和追求的態度。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清霜厲嚴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rì bù xī yuán gǎn wù zhé wèi shī dé qī piān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
qīng shuāng lì yán shā, sōng bǎi qì bù zhèn.
清霜厲嚴殺,松柏氣不振。
fú róng nǎi wēi mù, xiǎo yàn dú jiāo chūn.
芙蓉乃微木,曉艷獨嬌春。
nóng cuì jué lán pí, fēn fū zhī jú pín.
秾粹覺蘭疲,芬敷知菊貧。
yù pān wú suǒ zèng, liáo fù chā wú jīn.
欲攀無所贈,聊復插吾巾。
“清霜厲嚴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八黠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