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惜歲云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惜歲云暮”全詩
惟余黃金蕊,秀色日夜吐。
寧須薦九日,但惜歲云暮。
吾將屑落英,持泛蘭皋露。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菊叢》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菊叢》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下根盤秋泥,
上葉披宿雨。
惟余黃金蕊,
秀色日夜吐。
寧須薦九日,
但惜歲云暮。
吾將屑落英,
持泛蘭皋露。
詩意:
這首詩以菊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西園散步時對菊花的感慨和贊美之情。作者描述了菊花的生長狀況和美麗,同時表達了對菊花的喜愛和惋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悟。首句描述了菊花的根系扎根在秋泥之中,上葉上還沾著宿雨,展示了菊花生命力的頑強和堅韌。接著描繪了菊花黃金般的花蕊,在白天和夜晚都綻放出美麗的色彩,展示了其秀色動人的特點。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遺憾之情。作者希望將這些美麗的菊花薦給重陽節,但卻惋惜歲月匆匆,時間已經接近傍晚。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將拾起殘落的菊花花瓣,將其漂浮在蘭皋的露水中,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珍視。
整首詩以菊花為主題,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菊花的美麗和作者對自然的感慨。同時,詩中的遺憾之情也讓讀者對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產生共鳴,引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
“但惜歲云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rì bù xī yuán gǎn wù zhé wèi shī dé qī piān jú cóng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菊叢
xià gēn pán qiū ní, shàng yè pī sù yǔ.
下根盤秋泥,上葉披宿雨。
wéi yú huáng jīn ruǐ, xiù sè rì yè tǔ.
惟余黃金蕊,秀色日夜吐。
níng xū jiàn jiǔ rì, dàn xī suì yún mù.
寧須薦九日,但惜歲云暮。
wú jiāng xiè luò yīng, chí fàn lán gāo lù.
吾將屑落英,持泛蘭皋露。
“但惜歲云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