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長人到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莎長人到稀”全詩
老蛩依日叫,暗蝶傍人飛。
鎖澀門開少,莎長人到稀。
舊游渾記得,到處即如歸。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秋圃》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圃寂無有,蕭條殘菊枝。
秋天的花園靜謐無聲,只有凋零的菊花枝。
這首詩以描繪一個秋天的花園為主題,通過描寫凄涼的景象和寂寥的氛圍,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之情。
老蛩依日叫,暗蝶傍人飛。
老蛩依附在陽光下鳴叫,暗蝶悄悄地圍繞著人飛舞。
這兩句描述了秋天的花園中的生物活動,老蛩的叫聲和暗蝶的飛舞增添了一絲生動的氣息。
鎖澀門開少,莎長人到稀。
鎖著的門很少打開,莎草長得茂密,人很少到訪。
這兩句描繪了花園的門很少開啟,很少有人光顧,強調了花園的荒涼和冷落。
舊游渾記得,到處即如歸。
舊日的游玩仍然記得,到哪里都感到賓至如歸。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游樂時光的懷念,并表明無論到哪里,他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舒適。
整首詩通過描繪秋天花園的凄涼景象,以及表達詩人的孤獨和對過去的回憶,表現出一種詩意的寂寞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同時表達了對過去歡樂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孤獨狀態的感慨,引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莎長人到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rì bù xī yuán gǎn wù zhé wèi shī dé qī piān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
qiū pǔ jì wú yǒu, xiāo tiáo cán jú zhī.
秋圃寂無有,蕭條殘菊枝。
lǎo qióng yī rì jiào, àn dié bàng rén fēi.
老蛩依日叫,暗蝶傍人飛。
suǒ sè mén kāi shǎo, shā zhǎng rén dào xī.
鎖澀門開少,莎長人到稀。
jiù yóu hún jì de, dào chù jí rú guī.
舊游渾記得,到處即如歸。
“莎長人到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