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見萎葉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見萎葉落”全詩
朝來南風起,已見萎葉落。
盛衰同時來,豈必待蕭索。
鄙哉兒女癡,倩倩情所樂。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雜詠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六槐當我庭,
春葉密如幄。
朝來南風起,
已見萎葉落。
盛衰同時來,
豈必待蕭索。
鄙哉兒女癡,
倩倩情所樂。
譯文:
六棵槐樹簇擁在我的庭院里,
春天的葉子密密地像一座帷幕。
早晨南風刮起,
已經看到凋落的葉子。
興盛和衰敗同時到來,
何必等到荒涼的時候。
唉,人們啊,你們多么愚蠢,
只追求短暫的歡樂。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庭院中的六棵槐樹為背景,通過展示春天的興盛和秋天的凋零,表達了人世間興衰和變遷的無常性。六棵槐樹在春天茂盛的葉子猶如一座綠色的帷幕,但隨著南風的吹拂,已經看到了凋零的落葉,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物事的易逝。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寄寓了人生的哲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興盛與衰敗、春天與秋天、生命與死亡的對比。作者通過庭院中的六棵槐樹作為意象,將自然界的變化與人生的興衰相對應。春天的興盛和秋天的凋零交織在一起,寓意著人生的起伏和無常。
詩中的“鄙哉兒女癡,倩倩情所樂”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求短暫歡樂的批判之情。作者認為人們追求的是短暫的快樂,而對于大自然的變化和人生的命運卻視而不見。這種愚蠢的行為使人們無法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和世間萬物的無常性。
整首詩以簡短的文字展現了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呼喚人們對于生命的珍惜和對世間萬物的敬畏。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喚起讀者對于興衰和變遷的思考,并反思人們對于短暫歡樂的追求是否值得。整首詩在簡潔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使人們對于生命和時光的流轉有了更深的感悟。
“已見萎葉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sān shǒu
雜詠三首
liù huái dāng wǒ tíng, chūn yè mì rú wò.
六槐當我庭,春葉密如幄。
zhāo lái nán fēng qǐ, yǐ jiàn wěi yè luò.
朝來南風起,已見萎葉落。
shèng shuāi tóng shí lái, qǐ bì dài xiāo suǒ.
盛衰同時來,豈必待蕭索。
bǐ zāi ér nǚ chī, qiàn qiàn qíng suǒ lè.
鄙哉兒女癡,倩倩情所樂。
“已見萎葉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