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一閉年華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蛾眉一閉年華改”全詩
新年花柳傳芳信,去臘星霜變斗杓。
來共春煙情冉冉,灑隨疏雨淚蕭蕭。
蛾眉一閉年華改,縱有遺魂可得招。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正月六日》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月六日》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柳梢頭臘雪消,
東風猶著晚寒驕。
新年花柳傳芳信,
去臘星霜變斗杓。
來共春煙情冉冉,
灑隨疏雨淚蕭蕭。
蛾眉一閉年華改,
縱有遺魂可得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正月六日的景象,表達了對新年的喜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楊柳梢頭融化的臘雪、仍然留有寒意的東風,以及新年的花柳傳遞喜信等細膩的描寫,表現了春天即將來臨的跡象和新年的希望。然而,詩中也透露出歲月的變遷和時光的流失,作者提到蛾眉一閉,意味著年華已經改變,即使有遺魂也無法重新招回。
賞析:
這首詩以冬日轉春的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膩而貼切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新年到來的喜悅和對時光的感慨。首句以楊柳梢頭的臘雪消融為開頭,傳達出春天即將來臨的信息。第二句通過東風仍然帶有寒意的描寫,強調了早春的氣溫雖然有所回升,但仍然帶有冷意。接著,詩人提到新年的花柳傳遞喜信,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然而,詩的后半部分開始轉折,以去臘星霜變斗杓的形象暗示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來年與春天的到來,以及作者灑下的淚水,表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和追憶過去的情感。最后兩句以蛾眉一閉的形象,象征著時光的改變和不可逆轉的流失,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新年到來的喜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不息、歲月匆匆的深切感受,喚起讀者對光陰易逝的思考和珍惜當下的情感。
“蛾眉一閉年華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liù rì
正月六日
yáng liǔ shāo tóu là xuě xiāo, dōng fēng yóu zhe wǎn hán jiāo.
楊柳梢頭臘雪消,東風猶著晚寒驕。
xīn nián huā liǔ chuán fāng xìn, qù là xīng shuāng biàn dòu biāo.
新年花柳傳芳信,去臘星霜變斗杓。
lái gòng chūn yān qíng rǎn rǎn, sǎ suí shū yǔ lèi xiāo xiāo.
來共春煙情冉冉,灑隨疏雨淚蕭蕭。
é méi yī bì nián huá gǎi, zòng yǒu yí hún kě dé zhāo.
蛾眉一閉年華改,縱有遺魂可得招。
“蛾眉一閉年華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