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鳴槁葉未辭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鳴槁葉未辭枝”全詩
地下一陽應蹀躞,世間渾未有人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早起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起二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早晨起來寫兩首詩,
風吹槁葉不離枝。
雨濕疏梅欲展姿,
陽光照地踏蹀躞。
世間眾人皆不知。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中以自然景物為主題,表現出作者對早晨的觀察和感受。
詩的第一首描寫了風吹動槁葉的景象,說明了秋天已經來臨,樹上的葉子開始枯萎凋零,但它們仍然堅守在樹枝上,不肯離去。這種景象可能喚起了詩人內心對于堅持和執著的思考。
第二首詩描繪了雨水打濕了疏梅花,而梅花則欲展示自己的美麗。這種景象傳遞了一種希望和期待,即盡管經歷了風雨的洗禮,生命仍然可以煥發出美麗和生機。
接著,詩中出現了一句地下一陽應蹀躞,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太陽的光芒照耀在大地上,映照出人們在早晨的踏步行走。這句話可能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了,人們在陽光下踏實地前行。
最后一句世間渾未有人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他感嘆世間的眾人都無法理解他的所思所感,他的內心世界與外界存在一種隔閡。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傳達了對于執著、希望和內心孤獨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以及他對于自己所處位置的一種思索和追問。
“風鳴槁葉未辭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ǐ èr shǒu
早起二首
fēng míng gǎo yè wèi cí zhī, yǔ shī shū méi yù nòng zī.
風鳴槁葉未辭枝,雨濕疏梅欲弄姿。
dì xià yī yáng yīng dié xiè, shì jiān hún wèi yǒu rén zhī.
地下一陽應蹀躞,世間渾未有人知。
“風鳴槁葉未辭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