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明光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持明光節”全詩
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
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
但使把鋤犁,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
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張侯蜀都秀,
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節,
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
朔方臨大荒。
傳聲賢使者,
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
十年廢耕桑。
但使把鋤犁,
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
別酒泛蘭觴。
寄聲梁諫議,
欲試紫參方。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張天覺去河東擔任使者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張天覺的形象,他身姿挺拔,宛如玉立。他手持著明亮的節令,六月間攀登太行山。張天覺是來自三晉地區的使者,代表著雄壯的中華民族。他面臨著朔方邊境的荒涼與威脅,但他傳遞著智慧和善意,受到父老們的支持和尊敬。他掌握著巨大的權力,可以調動百萬家庭的資源,曾經廢置了十年的農田也因此重新耕種。只要他握住鋤頭和犁耕,自然可以平息戰亂,使人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主人邀請閣老們共同舉杯飲酒,寄托著對張天覺的祝福。詩人還寄托了自己對梁諫議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試著以紫參方的智慧來建言獻策。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張天覺為主題,展現了他的形象和使命。詩人通過描繪張天覺的英勇和高尚品質,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張天覺作為賢明的使者,代表著智慧和權力,他的出使有望帶來和平與繁榮。詩中的描寫充滿了豪情壯志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融入了對農耕文明的向往和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既有對張天覺的贊美和期望,也有對和平繁榮的向往。
“手持明光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tiān jué shǐ hé dōng xí shàng fèn tí dé jiāng zì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
zhāng hóu shǔ dōu xiù, yù lì shēn táng táng.
張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
shǒu chí míng guāng jié, liù yuè dēng tài xíng.
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sān jìn xióng zhōng xià, shuò fāng lín dà huāng.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
chuán shēng xián shǐ zhě, fù lǎo xiāng fú jiāng.
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kòng xián bǎi wàn hù, shí nián fèi gēng sāng.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
dàn shǐ bǎ chú lí, zì rán xī háng yáng.
但使把鋤犁,自然息桁楊。
zhǔ rén yán gé lǎo, bié jiǔ fàn lán shāng.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
jì shēng liáng jiàn yì, yù shì zǐ cān fāng.
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手持明光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