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泥我馬僵欲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沖泥我馬僵欲仆”全詩
開門野寺凈如掃,迎客老僧閑更真。
佛案青黃園果細,齋廚汲洗野蔬頻。
年來到處無余念,靜對同龕金色身。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宿馬莊寺》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馬莊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沖泥我馬僵欲仆,
空村落日不逢人。
開門野寺凈如掃,
迎客老僧閑更真。
佛案青黃園果細,
齋廚汲洗野蔬頻。
年來到處無余念,
靜對同龕金色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馬莊寺過夜的情景。他的馬在深泥中僵硬地行走,幾乎無法前進。他來到一個空蕩蕩的村莊,落日西山,卻沒有遇到任何人。他推開寺廟的門,發現它已經被清掃得干凈整潔,迎接他的是一位悠閑自在的老僧。在佛案上,擺放著青黃色的果實,細細地品味著齋戒的果實。僧人們在齋房里洗凈采摘的野蔬菜,這是一幅平淡而寧靜的景象。多年來,作者游歷各地,已沒有任何雜念和牽掛,他靜靜地面對佛龕,感受到金色佛像的莊嚴與安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寂靜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在佛寺中體驗到的平和與寧靜。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描寫,與佛教的修行精神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作者通過沖泥僵馬、空蕩村莊、干凈的寺廟和老僧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寧靜、清凈的生活狀態。詩中的佛寺、齋食和僧人的形象,象征著禪修和修行的生活方式,寓意著追求內心寧靜和解脫的精神追求。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佛寺中找到的寧靜和心靈的安寧。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展示了一個清靜的環境和修行者的生活,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紛擾和內心凈化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典雅的意象,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和平和的情懷,對讀者提供了一個思考內心世界和追求寧靜的契機。
“沖泥我馬僵欲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mǎ zhuāng sì
宿馬莊寺
chōng ní wǒ mǎ jiāng yù pū, kōng cūn luò rì bù féng rén.
沖泥我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
kāi mén yě sì jìng rú sǎo, yíng kè lǎo sēng xián gèng zhēn.
開門野寺凈如掃,迎客老僧閑更真。
fú àn qīng huáng yuán guǒ xì, zhāi chú jí xǐ yě shū pín.
佛案青黃園果細,齋廚汲洗野蔬頻。
nián lái dào chù wú yú niàn, jìng duì tóng kān jīn sè shēn.
年來到處無余念,靜對同龕金色身。
“沖泥我馬僵欲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