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榜瓜洲纜古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揮榜瓜洲纜古柳”全詩
金山五日厭僧粥,揮榜瓜洲纜古柳。
晨興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饋羅盤缶。
起傾殘樹得余瀝,洗盞再酌開蓬牖。
風云慘淡秋已嚴,桑榆搖落山初瘦。
軍廚醇味尚煩公,應記疏慵窮太守。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贈吳孟求承議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耒所作的《贈吳孟求承議二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贈吳孟求承議二首
我非初平叱羊口,
江中浪作群羊走。
金山五日厭僧粥,
揮榜瓜洲纜古柳。
晨興但怪妻孥喜,
故人致饋羅盤缶。
起傾殘樹得余瀝,
洗盞再酌開蓬牖。
風云慘淡秋已嚴,
桑榆搖落山初瘦。
軍廚醇味尚煩公,
應記疏慵窮太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和情感。詩中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感慨和對友人吳孟求的贊賞。
詩的第一句"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表達了作者不是初平之士,而是在江中的波浪中隨羊群奔跑的人。這里可能暗示了作者對自己身份的自謙,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回避。
接下來的兩句"金山五日厭僧粥,揮榜瓜洲纜古柳",描述了作者在金山(指長江中的一座山)上度過了五天,對僧侶的清粥而感到厭倦,揮動競選文榜的手臂,走過瓜洲,看到河邊的古柳。這里反映了作者對于世俗生活的疲憊和對自然景物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晨興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饋羅盤缶",表達了作者在早晨醒來時感到奇怪的是妻子和孩子的喜悅,而故友吳孟求送來了一罐子珍貴的饋贈。這里可能暗示了作者對于家庭幸福和友情的珍視。
接下來的兩句"起傾殘樹得余瀝,洗盞再酌開蓬牖",描繪了作者起床后倒出一些殘余的酒液,洗凈酒杯再次舉起,打開窗戶享受寬敞的視野。這里展示了作者對于閑適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向往。
最后兩句"風云慘淡秋已嚴,桑榆搖落山初瘦。軍廚醇味尚煩公,應記疏慵窮太守",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流逝和自然的變遷的感慨。秋天的風云黯淡,夕陽下的桑樹凋零,山巒初露寒瘦。作者提到軍中的美食和官員的煩惱,可能是在對比自己的清閑和寧靜生活,以及對于官職和權力的不感興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友情以及簡樸生活的向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深思和對內心真實追求的表達。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具體的場景描寫,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揮榜瓜洲纜古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ú mèng qiú chéng yì èr shǒu
贈吳孟求承議二首
wǒ fēi chū píng chì yáng kǒu, jiāng zhōng làng zuò qún yáng zǒu.
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
jīn shān wǔ rì yàn sēng zhōu, huī bǎng guā zhōu lǎn gǔ liǔ.
金山五日厭僧粥,揮榜瓜洲纜古柳。
chén xīng dàn guài qī nú xǐ, gù rén zhì kuì luó pán fǒu.
晨興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饋羅盤缶。
qǐ qīng cán shù dé yú lì, xǐ zhǎn zài zhuó kāi péng yǒu.
起傾殘樹得余瀝,洗盞再酌開蓬牖。
fēng yún cǎn dàn qiū yǐ yán, sāng yú yáo luò shān chū shòu.
風云慘淡秋已嚴,桑榆搖落山初瘦。
jūn chú chún wèi shàng fán gōng, yīng jì shū yōng qióng tài shǒu.
軍廚醇味尚煩公,應記疏慵窮太守。
“揮榜瓜洲纜古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