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弄翰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弄翰墨”全詩
天未逢故人,園蔬當肴羞。
酒闌豪氣在,尚欲椎肥牛。
虞卿不窮愁,後世無春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弄翰墨,客事半九州。
天未逢故人,園蔬當肴羞。
酒闌豪氣在,尚欲椎肥牛。
虞卿不窮愁,后世無春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黃庭堅對于友情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形容自己平生以來潛心修煉書畫藝術,但往來客情卻分布于九州之間,遺憾未能遇到故友。他在園中看到了新鮮可口的蔬菜,卻感到這些蔬菜無法與故友一同享用,因而倍感羞愧。詩人提到酒宴上的豪氣仍然存在,但他仍然渴望享受一頓豐盛的牛肉宴。虞卿是古代文人,黃庭堅以其為自己的楷模,表示他不會停止追求,不會陷入無盡的憂愁之中。最后兩句表達出他對于后世不會有與虞卿一樣輝煌的時代的失望。
賞析:
黃庭堅在這首詩詞中以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于友情和人生的思索。詩人平生以來專注于書畫藝術,但他在游歷各地時未能與故友相見,這讓他感到遺憾與羞愧。他通過描述園中的蔬菜,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物象相結合,強化了詩中的愁緒。酒宴和牛肉的形象則彰顯了詩人對于享受和物質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友情的渴望。虞卿作為楷模的提及,展示了黃庭堅對于自己追求的堅持和對未來的期望。最后兩句則反映了他對于時代的失望,認為后世無法有虞卿那樣輝煌的存在。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友情、人生和時代的思考,展現了黃庭堅復雜的情感和對于追求的堅持。詩人用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描繪出自己內心的糾結和渴望,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深沉的情緒和思索。
“平生弄翰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wèi dào fǔ jì huái shí shǒu
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
píng shēng nòng hàn mò, kè shì bàn jiǔ zhōu.
平生弄翰墨,客事半九州。
tiān wèi féng gù rén, yuán shū dāng yáo xiū.
天未逢故人,園蔬當肴羞。
jiǔ lán háo qì zài, shàng yù chuí féi niú.
酒闌豪氣在,尚欲椎肥牛。
yú qīng bù qióng chóu, hòu shì wú chūn qiū.
虞卿不窮愁,後世無春秋。
“平生弄翰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