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疏團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能疏團扇”全詩
未能疏團扇,且復制秋衣。
高蟬遂如許,長吟送落暉。
相戒趣女功,莎蟲能表微。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暑已經收拾起來,涼風才回歸。
還沒有收拾團扇,就開始制作秋衣。
高蟬也因此而如此,長吟送走夕陽。
彼此提醒著女子的才情,莎蟲能夠微微表達。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來臨和人們對秋天的期待。殘暑已經過去,涼風開始吹拂,標志著秋天的到來。詩人提到自己還沒來得及收拾團扇,就已經開始制作秋衣,表現了對秋天的熱切期待。高蟬鳴叫聲也因為秋天的到來而改變了,它們伴隨著夕陽長時間吟唱。詩人將這種秋天的景象與女子的才情相提并論,認為即使是微小的莎蟲也能微微表達出女子的才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氣息和人們對秋天的期待。詩人通過描寫殘暑已過、涼風回歸,以及制作秋衣的情景,生動地表達了對秋天的渴望和迎接秋天的心情。他將高蟬的鳴叫聲與落日的景象相結合,形容了秋天的氛圍。最后,詩人以莎蟲微微表達女子的才情作為結尾,把秋天與女子的才情聯系在一起,給人以秋天溫柔且富有詩意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刻畫了秋天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深深喜愛和充滿詩意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女子的聯想,詩人表達了對秋天的美好向往并賦予了女子才情的含義,使作品更具意境和情感。
“未能疏團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íng dūn fū qiū huái shí shǒu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cán shǔ yǐ chù zhuāng, hǎo fēng fāng lái guī.
殘暑已俶裝,好風方來歸。
wèi néng shū tuán shàn, qiě fù zhì qiū yī.
未能疏團扇,且復制秋衣。
gāo chán suì rú xǔ, cháng yín sòng luò huī.
高蟬遂如許,長吟送落暉。
xiāng jiè qù nǚ gōng, shā chóng néng biǎo wēi.
相戒趣女功,莎蟲能表微。
“未能疏團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