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無韻鬼曾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鐘無韻鬼曾楂”全詩
丹砂已化黃金鼎,玉洞猶開白鶴花。
鐵簡有云神永護,金鐘無韻鬼曾楂。
洞天福地陰陽合,勝事留傳豈浪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詩一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一首
石磴層層鳥道斜,
仙家樓閣鎖煙霞。
丹砂已化黃金鼎,
玉洞猶開白鶴花。
鐵簡有云神永護,
金鐘無韻鬼曾楂。
洞天福地陰陽合,
勝事留傳豈浪夸。
中文譯文:
一首詩
層層石磴斜向鳥道,
仙家樓閣鎖住煙霞。
丹砂已溶化為黃金,
玉洞依然開放白鶴花。
鐵簡上有云氣永遠守護,
金鐘卻沒有韻律只有鬼曾楂。
洞天福地的陰陽相合,
勝利的事跡留傳下來怎么會是虛浮夸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仙境景象。
詩的開篇描述了石磴層層斜向鳥道,給人一種山間小徑蜿蜒上行的感覺。仙家樓閣鎖住了煙霞,煙霞是指山間的云霧,暗示著這個仙境的神秘和美好。
接下來,詩中提到丹砂已經溶化為黃金鼎,玉洞依然開放著白鶴花。丹砂和黃金鼎都是傳說中的仙丹和寶物,玉洞和白鶴花則象征著仙境中的美麗景觀。這些描繪展現了仙境的瑰麗和神秘。
接著,詩中出現了鐵簡和金鐘。鐵簡上有云氣永遠守護,金鐘卻沒有韻律只有鬼曾楂。鐵簡和金鐘可能是仙境中的神物或象征,鐵簡上的云氣守護著仙境的安寧和祥和,而金鐘卻沒有聲音,令人聯想到鬼曾楂,暗示著虛幻和不真實。
最后兩句表達了洞天福地的陰陽相合,勝利的事跡留傳下來并不是虛浮夸張的。這是對仙境的真實性和非凡之處的肯定。
整首詩以描繪仙境的美麗和神秘為主題,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過描繪神奇的景象,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真實、不虛浮的追求。詩詞通篇意境深遠,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才華。
“金鐘無韻鬼曾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yī shǒu
詩一首
shí dèng céng céng niǎo dào xié, xiān jiā lóu gé suǒ yān xiá.
石磴層層鳥道斜,仙家樓閣鎖煙霞。
dān shā yǐ huà huáng jīn dǐng, yù dòng yóu kāi bái hè huā.
丹砂已化黃金鼎,玉洞猶開白鶴花。
tiě jiǎn yǒu yún shén yǒng hù, jīn zhōng wú yùn guǐ céng zhā.
鐵簡有云神永護,金鐘無韻鬼曾楂。
dòng tiān fú dì yīn yáng hé, shèng shì liú chuán qǐ làng kuā.
洞天福地陰陽合,勝事留傳豈浪夸。
“金鐘無韻鬼曾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