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德備萬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全德備萬物”全詩
身隨腐草化,名與太山俱。
道學歸吾子,言詩起老夫。
無為蹈東海,留作濟川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楊明叔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楊明叔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全德備萬物,
大方無四隅。
身隨腐草化,
名與太山俱。
道學歸吾子,
言詩起老夫。
無為蹈東海,
留作濟川桴。
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在楊明叔的詩作之后所作的回應。詩中表達了黃庭堅對于人生境遇和個人追求的思考。詩人通過幾個意象和隱喻來傳達自己對修身養性和詩歌創作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的詩意較為深遠,展現了黃庭堅的個人哲學和人生態度。下面對詩中的每句進行解析:
全德備萬物,大方無四隅。
這句詩意呼應了楊明叔的作品,表達了黃庭堅對于道德的全面包容和寬廣胸懷的贊賞。他認為真正的德行應該包含萬物,而不局限于狹隘的個人或特定的事物。
身隨腐草化,名與太山俱。
這句詩用腐草化身來比喻人的生命的短暫和渺小,而名與太山俱則表達了黃庭堅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作品留下傳世之名的愿望。他認為人的存在是短暫的,但通過詩歌創作,可以超越時間的限制,與偉大的太山相媲美。
道學歸吾子,言詩起老夫。
這句詩表達了黃庭堅對道學和詩歌的重視。他將自己比作老夫,意味著他已經年老,但他仍然以學習道德和創作詩歌為人生目標。他希望通過學習道德和言說詩歌來追求人生的真諦。
無為蹈東海,留作濟川桴。
這句詩借用了無為而治的思想,將自己比作東海,意味著他不追求功名和利益,只是默默地為他人服務,如同東海容納萬川歸海。他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像濟川桴一樣,留下一些對他人有益的東西。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隱喻和比喻,表達了黃庭堅對全面包容、修身養性以及詩歌創作的理解和追求。詩中蘊含了對道德、人生、詩意等問題的思考,展現了黃庭堅深邃的哲學思想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
“全德備萬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g míng shū sì shǒu
次韻楊明叔四首
quán dé bèi wàn wù, dà fāng wú sì yú.
全德備萬物,大方無四隅。
shēn suí fǔ cǎo huà, míng yǔ tài shān jù.
身隨腐草化,名與太山俱。
dào xué guī wú zi, yán shī qǐ lǎo fū.
道學歸吾子,言詩起老夫。
wú wéi dǎo dōng hǎi, liú zuò jì chuān fú.
無為蹈東海,留作濟川桴。
“全德備萬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