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門震驚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雷門震驚手”全詩
竊觀今日事,君與古人俱。
氣類鶯求友,精誠石望夫。
雷門震驚手,待汝一援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楊明叔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楊明叔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匹士能光國,
三孱不滿隅。
竊觀今日事,
君與古人俱。
氣類鶯求友,
精誠石望夫。
雷門震驚手,
待汝一援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楊明叔的贊美和期望。作者認為楊明叔是一位具有雄才偉略的英雄,他能夠為國家帶來光明;而世間的瑣事和紛爭,并不能使楊明叔感到滿足,他的志向和抱負超越了常人。作者暗示自己在默默觀察和思考當下的社會變遷,認為楊明叔與古代的偉人一樣,能夠洞察時局,把握時機,為國家做出貢獻。
賞析:
黃庭堅在這首詩詞中運用了簡練而含蓄的表達方式,通過對楊明叔的贊美和期望,揭示了自己對時代英雄的向往和對國家前途的關切。詩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增加了意境的深遠和詩意的含蓄。
首先,詩中提到的"匹士能光國"表達了作者對楊明叔的崇敬之情,將其比作可以照亮整個國家的明星。"三孱不滿隅"表達了楊明叔不滿足于平凡的境遇,渴望有更廣闊的舞臺來施展才華。
隨后,作者窺察當下的事態,將楊明叔與古人相提并論,認為他具備了與偉人相媲美的氣質和智慧。"氣類鶯求友,精誠石望夫"使用了鶯和石作為象征,表達了楊明叔渴望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一心期盼能夠找到一個共同奮斗的伴侶。
最后兩句"雷門震驚手,待汝一援桴"則表達了作者對楊明叔的期待和呼喚,希望他能夠振臂一呼,號召眾人,共同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奮斗。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楊明叔的景仰和對國家前途的期許,同時也借此抒發了自己對當時社會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和關切。
“雷門震驚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g míng shū sì shǒu
次韻楊明叔四首
pǐ shì néng guāng guó, sān càn bù mǎn yú.
匹士能光國,三孱不滿隅。
qiè guān jīn rì shì, jūn yǔ gǔ rén jù.
竊觀今日事,君與古人俱。
qì lèi yīng qiú yǒu, jīng chéng shí wàng fū.
氣類鶯求友,精誠石望夫。
léi mén zhèn jīng shǒu, dài rǔ yī yuán fú.
雷門震驚手,待汝一援桴。
“雷門震驚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