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誰勤路門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誰勤路門講”全詩
不知誰勤路門講,天上日長坐賜茶。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睡起草玄三畝宅,
無人載酒眼昏花。
不知誰勤路門講,
天上日長坐賜茶。
中文譯文:
醒來草堂占地三畝,
無人為我斟滿酒,眼中昏昏。
不知是誰在勤勉地敲門,
天空中的陽光逐漸長,坐著賜予我茶。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黃庭堅醒來時的情景。他住在一個占地三畝的小草堂里,清晨起床時沒有人為他斟滿酒,他的眼睛昏昏沉沉。他不知道是誰在勤勉地到他的門口講學,而天空的陽光漸漸變長,坐在那里給他賜予茶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黃庭堅清晨的場景。他的住所是一個草堂,只有三畝的面積,環境清幽寧靜。詩中表達了他醒來時的孤獨感和對待事物的淡漠態度。他的眼睛昏花,可能暗示著他對世事的疲倦和無奈。然而,有人不知疲倦地來到他的門口講學,這表明黃庭堅在學術上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最后兩句詩中的天上日長坐賜茶,給人以一種寧靜的感覺,似乎是一種對黃庭堅的獎賞和安撫,也可理解為他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靜心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的心境,展示了他對學術追求的堅持和對清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呈現出了一種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和對知識和內心寧靜的追求。
“不知誰勤路門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èr shí dì chàng hé huā zì màn xìng wǔ shǒu
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
shuì qǐ cǎo xuán sān mǔ zhái, wú rén zài jiǔ yǎn hūn huā.
睡起草玄三畝宅,無人載酒眼昏花。
bù zhī shuí qín lù mén jiǎng, tiān shàng rì zhǎng zuò cì chá.
不知誰勤路門講,天上日長坐賜茶。
“不知誰勤路門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三講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