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片云如薛公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片云如薛公鶴”全詩
安知隴鳥樊籠密,便覺南鵬羽翼低。
風散又成千里去,夜寒應上九天棲。
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雨絲云鶴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雨絲云鶴二首》是宋代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幾片云如薛公鶴,
精神態度不曾齊。
安知隴鳥樊籠密,
便覺南鵬羽翼低。
風散又成千里去,
夜寒應上九天棲。
坐來改變如蒼狗,
試欲揮毫意自迷。
中文譯文:
幾片云像薛公的仙鶴,
精神和態度都不齊全。
誰知道隴上的鳥兒籠中密閉,
才發現南方的鳳凰羽翼低垂。
風一吹散又飄散千里,
寒夜中它們應該飛上九天棲息。
坐著思考變化,像蒼狗一樣,
試圖揮毫寫意,卻迷失了方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云和鶴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精神狀態的思考和迷惘之情。詩人將云比作薛公的仙鶴,暗示云的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的特性。他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和態度也沒有達到完全的統一和穩定。
詩中提到隴上的鳥兒籠中密閉,南方的鳳凰羽翼低垂,意味著詩人感受到了局限和束縛。他感到自己的靈感和創造力受到了阻礙,無法展翅高飛。
接著,詩人描繪了風吹散云和鶴,使它們飄散千里,以及寒夜中它們應該飛上九天棲息的景象。這一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超越束縛的向往,同時也暗指自身的追求和努力。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坐著思考自己的變化,卻發現自己像蒼狗一樣無法把握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他試圖揮毫寫意,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但意義卻變得模糊不清。
整首詩通過云和鶴的比喻,抒發了詩人對精神狀態的疑惑和迷茫,以及對自由和創造力的渴望。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在藝術創作中的困惑和掙扎。
“幾片云如薛公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ǔ sī yún hè èr shǒu
次韻雨絲云鶴二首
jǐ piàn yún rú xuē gōng hè, jīng shén tài dù bù céng qí.
幾片云如薛公鶴,精神態度不曾齊。
ān zhī lǒng niǎo fán lóng mì, biàn jué nán péng yǔ yì dī.
安知隴鳥樊籠密,便覺南鵬羽翼低。
fēng sàn yòu chéng qiān lǐ qù, yè hán yīng shàng jiǔ tiān qī.
風散又成千里去,夜寒應上九天棲。
zuò lái gǎi biàn rú cāng gǒu, shì yù huī háo yì zì mí.
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幾片云如薛公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