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蜾蠃但癡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螟蛉蜾蠃但癡坐”全詩
螟蛉蜾蠃但癡坐,夜寒南北斗垂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落星寺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落星寺四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風吹倒落星寺,
吾與伯倫俱醉眠。
螟蛉蜾蠃但癡坐,
夜寒南北斗垂天。
譯文:
北風吹倒了落星寺,
我與伯倫一同醉眠。
蛾蛾螞蚱只顧癡坐,
夜寒中南北斗掛在天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落寞而靜謐的景象。詩人黃庭堅描述了北風吹倒了一座叫做"落星寺"的寺廟,他與伯倫(可能是指另一位友人)一同醉倒在此地。而周圍的昆蟲(螟蛉、蜾蠃)卻沉迷于原地,不顧外界的風寒。夜晚的寒冷氣氛中,北斗星群懸掛在天空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與寧靜。"落星寺"被北風吹倒,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詩人與伯倫一同醉眠,暗示他們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安寧的追求。螟蛉和蜾蠃的形象描繪了詩人眼中的平凡生活,它們坐在原地,不受外界的干擾,表現出一種寧靜和無欲的境界。而夜晚的寒冷以及南北斗星的垂掛,強調了時光流逝和人生的短暫。整首詩通過對寺廟、友情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世間紛擾的超脫和對寧靜境界的向往。
“螟蛉蜾蠃但癡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uò xīng sì sì shǒu
題落星寺四首
běi fēng chuī dào luò xīng sì, wú yǔ bó lún jù zuì mián.
北風吹倒落星寺,吾與伯倫俱醉眠。
míng líng guǒ luǒ dàn chī zuò, yè hán nán běi dǒu chuí tiān.
螟蛉蜾蠃但癡坐,夜寒南北斗垂天。
“螟蛉蜾蠃但癡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