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紅袖與傳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無紅袖與傳杯”全詩
縱有黃花堪對酒,應無紅袖與傳杯。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九日對菊有懷粹老在河上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對菊有懷粹老在河上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窗閑殺春風手,
古柳堤鶯幾日回。
縱有黃花堪對酒,
應無紅袖與傳杯。
譯文:
在碧玻璃窗前閑殺春風,
古柳堤邊黃鶯幾日才歸。
雖然有黃花可與酒為伴,
卻沒有紅袖來傳遞酒杯。
詩意:
這首詩詞以九月九日觀菊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孤獨的心境。詩人身處碧玻璃窗前,殺死了春風的手,意味著他已經老去,感嘆時光的流逝。他望著古柳堤邊,期待黃鶯的歸來,暗喻自己孤寂無依的狀態。詩人雖然有黃花可作為陪伴,但他沒有紅袖(美麗女子)與他共飲,傳遞酒杯,暗示他的寂寞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描繪碧玻璃窗前、古柳堤邊和黃花等意象,詩人將自己的孤獨和無助感傳達給讀者。詩中的碧窗、古柳和黃花都是寓意深遠的象征,窗外的春風和歸來的黃鶯則增添了季節感和生命的流轉感。
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詩人內心的苦悶與無奈,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漸行漸遠的人際關系的思考。黃庭堅以短小精悍的語言,將自己的心境與讀者分享,引發人們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應無紅袖與傳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duì jú yǒu huái cuì lǎo zài hé shàng sì shǒu
九日對菊有懷粹老在河上四首
bì chuāng xián shā chūn fēng shǒu, gǔ liǔ dī yīng jǐ rì huí.
碧窗閑殺春風手,古柳堤鶯幾日回。
zòng yǒu huáng huā kān duì jiǔ, yīng wú hóng xiù yǔ chuán bēi.
縱有黃花堪對酒,應無紅袖與傳杯。
“應無紅袖與傳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