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此德之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蓋此德之歸”全詩
動靜兩不適,塵勞敗天倪。
目昏生黟花,耳聵喧鼓鼙。
沈憂愁五神,倦刻委四支。
不聊終日堪,況乃久遠期。
投書曲肱臥,天游從所之。
是身入華胥,彷佛勝初時。
春蠶眠巨箔,夏蜩化枯枝。
今之隱幾者,豈有異子綦。
覺寐須臾閑,良亦休我疲。
乃知大覺夢,蓋此德之歸。
誰為今日是,二十二年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午寢》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午寢》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讀書常感到厭倦,
在燕處,我的心思飛馳。
無論是安靜還是喧鬧,都不適合我,
塵勞破壞了我的天然本性。
我的眼睛昏花,看到了黑暗的花朵,
我的耳朵麻木,聽到了喧囂的鼓聲。
沉重的憂愁使我的精神不安,
疲倦使我的四肢無力。
我不能持續整日地享受這種生活,
何況我還渴望遠離此地。
我躺在書上,閉目思索,
我的思緒飄游到一個未知之處。
我仿佛置身于華胥之地,
就像初次領略勝利的滋味。
春天的蠶它們在巨大的蠶繭中沉睡,
夏天的蜩它們在干枯的樹枝上變形。
如今的隱士們,又有誰能與古人相比?
醒來和入睡只是短暫的休息,
這也是為了讓我疲勞得到放松。
我才明白,大覺夢是如此真實,
它是道德的歸宿。
今天是誰在這里,
已經過去了二十二年。
詩意和賞析:
《午寢》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讀書和社會生活的厭倦之情,他在燕處,心思卻飛馳,無法專心讀書。無論是安靜還是喧鬧的環境,都對他而言都不適合,塵勞使得他的天性受到損害。詩中描繪了他目昏生黟花、耳聵喧鼓鼙的狀況,形容了他的感官疲勞。他沉重的憂愁和疲倦使他的精神和四肢都感到不安和無力。
然而,他渴望遠離這種狀況,尋找一種解脫。他將自己比作投書曲肱臥的姿態,意味著他放下了書本,心思飄游到一個未知之處,與天游相伴。他感受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華胥之地,感覺勝過初次獲得勝利的喜悅。這里描繪了他內心對于自我解脫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春蠶眠巨箔、夏蜩化枯枝的意象,對比了黃庭堅和古代隱士的境遇。他對今日的隱士充滿了疑問和懷疑,認為他們已經無法與古人相提并論。最后,詩人表示覺寐只是短暫的休息,真正的歸宿是大覺夢,這是一種道德和精神的歸宿。
整首詩以個人的情感和思想體驗為線索,描繪了黃庭堅對于現實生活的厭倦和對自我解脫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反映,表達了對于讀書厭倦和社會繁忙的抱怨,以及對于內心自由和精神歸宿的渴望。整首詩以豪放自然的筆調展現了黃庭堅的個性和思想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活的壓抑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蓋此德之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qǐn
午寢
dú shū cháng yàn fán, yàn chù yì zuò chí.
讀書常厭煩,燕處意坐馳。
dòng jìng liǎng bù shì, chén láo bài tiān ní.
動靜兩不適,塵勞敗天倪。
mù hūn shēng yī huā, ěr kuì xuān gǔ pí.
目昏生黟花,耳聵喧鼓鼙。
shěn yōu chóu wǔ shén, juàn kè wěi sì zhī.
沈憂愁五神,倦刻委四支。
bù liáo zhōng rì kān, kuàng nǎi jiǔ yuǎn qī.
不聊終日堪,況乃久遠期。
tóu shū qū gōng wò, tiān yóu cóng suǒ zhī.
投書曲肱臥,天游從所之。
shì shēn rù huá xū, fǎng fú shèng chū shí.
是身入華胥,彷佛勝初時。
chūn cán mián jù bó, xià tiáo huà kū zhī.
春蠶眠巨箔,夏蜩化枯枝。
jīn zhī yǐn jǐ zhě, qǐ yǒu yì zi qí.
今之隱幾者,豈有異子綦。
jué mèi xū yú xián, liáng yì xiū wǒ pí.
覺寐須臾閑,良亦休我疲。
nǎi zhī dà jué mèng, gài cǐ dé zhī guī.
乃知大覺夢,蓋此德之歸。
shuí wèi jīn rì shì, èr shí èr nián fēi.
誰為今日是,二十二年非。
“蓋此德之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