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和淵明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和淵明詩”全詩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跋子瞻和陶詩》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所作,題為《跋子瞻和陶詩》。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庭堅的親身經歷為背景,描繪了他與子瞻、淵明和東坡的共同之處。子瞻是指陶淵明,他被貶謫到嶺南地區,當時當地的宰相想要殺害他。黃庭堅自己在嶺南時,品嘗了當地的美食,尤其是惠州的飯菜,同時細細品味了淵明的詩作。
詩中提到彭澤千載人和東坡百世士,分別指的是彭澤人和東坡人。彭澤是黃庭堅的故鄉,而東坡則指的是蘇軾,黃庭堅與他并非同一時代的人物。然而,黃庭堅認為他們之間雖然出生地不同,但他們的文風和才情相似,都有著獨特的韻味。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將黃庭堅自己的經歷與陶淵明、蘇軾的境遇相聯系,表達了他對他們的敬佩和對文學才華的贊美。此外,詩中還蘊含著黃庭堅對于時代的思考,認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文人的才華和精神追求是相通的。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對陶淵明和蘇軾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代變遷和文學傳承的思考,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詩意。
“細和淵明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 zi zhān hé táo shī
跋子瞻和陶詩
zi zhān zhé lǐng nán, shí zǎi yù shā zhī.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bǎo chī huì zhōu fàn, xì hé yuān míng shī.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péng zé qiān zǎi rén, dōng pō bǎi shì shì.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chū chù suī bù tóng, fēng wèi nǎi xiāng sì.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細和淵明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