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清光仰照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古清光仰照臨”全詩
千里特來求驥馬,兩生於此敵南金。
文章最怨隨人後,道德無多只本心。
廢軫斷弦塵漠漠,起予惆悵伯牙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贈謝敞王博喻》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謝敞王博喻》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哉孔孟如秋月,
萬古清光仰照臨。
千里特來求驥馬,
兩生於此敵南金。
文章最怨隨人后,
道德無多只本心。
廢軫斷弦塵漠漠,
起予惆悵伯牙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謝敞王博喻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黃庭堅將謝敞王比作明亮的秋月,閃耀著萬古的清光。他贊嘆謝敞王卓越的才華,宛如千里特地來尋找千里馬一般,與南金(南方之寶)相媲美。然而,黃庭堅也表達了對文學的怨懟,他認為優秀的文章往往被人遺忘,而道德的重要性也被忽視,只有本心才能真正體現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庭堅的惆悵之情,他感嘆琴弦的破損和琴音的消失,暗喻了自己對友誼的思念和無盡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謝敞王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通過將謝敞王比作秋月,黃庭堅賦予了他崇高的地位和獨特的光輝。詩中的"孔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將謝敞王與偉大的圣賢相提并論,突顯了他的卓越才能。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則表達了對文學和道德境遇的憂慮,反思了人們對于優秀文章的輕視和對道德準則的忽視。最后兩句以伯牙琴為象征,表達了黃庭堅對友誼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惆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謝敞王的贊頌和思念,同時也暗示了對時代風氣的反思。黃庭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情感,展現了對人才、文學和友誼的珍視和思考,使這首詩詞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萬古清光仰照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iè chǎng wáng bó yù
贈謝敞王博喻
gāo zāi kǒng mèng rú qiū yuè, wàn gǔ qīng guāng yǎng zhào lín.
高哉孔孟如秋月,萬古清光仰照臨。
qiān lǐ tè lái qiú jì mǎ, liǎng shēng yú cǐ dí nán jīn.
千里特來求驥馬,兩生於此敵南金。
wén zhāng zuì yuàn suí rén hòu, dào dé wú duō zhǐ běn xīn.
文章最怨隨人後,道德無多只本心。
fèi zhěn duàn xián chén mò mò, qǐ yǔ chóu chàng bó yá qín.
廢軫斷弦塵漠漠,起予惆悵伯牙琴。
“萬古清光仰照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