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如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不如人”全詩
霜露此日悲,松楸千年拱。
養雛數毛羽,初不及承奉。
康州斷腸猿,風枝割永痛。
少年不如人,登仕無前勇。
發疏齒牙搖,鯨波怒號兇。
愿為保家子,敢議世輕重。
稱觴太夫人,魚菜贍庖供。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上冢》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冢》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自公返蓬蓽,稅駕上丘壟。
霜露此日悲,松楸千年拱。
養雛數毛羽,初不及承奉。
康州斷腸猿,風枝割永痛。
少年不如人,登仕無前勇。
發疏齒牙搖,鯨波怒號兇。
愿為保家子,敢議世輕重。
稱觴太夫人,魚菜贍庖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對官場生涯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隱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經歷和社會現實的感嘆、憂傷和決心。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寫詩人自己從田野歸來,駕車登上墳冢,表明他在官場中的辛苦和迷茫。接著,詩人運用自然景物的描繪,比如霜露、松楸,以及隱喻手法,表達了他對自身境遇的悲傷和對時間的感慨。松楸千年拱,意味著歷史長久,而自己的一生短暫,感觸到自己的渺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雛鳥的成長和自己在官場中的不如意,表達了自己對年少時英勇氣概的失落和對官場險惡的認識。他感到自己的成就不及養育雛鳥,康州的猿猴斷腸,風枝割痛,象征著他在官場中所受的打擊和痛苦。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和決心。他表示自己愿意為保家衛國而盡心竭力,敢于對世事的輕重發表見解。最后兩句提到了稱觴太夫人和魚菜贍庖供,可能是表達了對家庭的關切和對生活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個人遭遇和社會現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他對人生和官場的思索和感慨。
“少年不如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ǒng
上冢
zì gōng fǎn péng bì, shuì jià shàng qiū lǒng.
自公返蓬蓽,稅駕上丘壟。
shuāng lù cǐ rì bēi, sōng qiū qiān nián gǒng.
霜露此日悲,松楸千年拱。
yǎng chú shù máo yǔ, chū bù jí chéng fèng.
養雛數毛羽,初不及承奉。
kāng zhōu duàn cháng yuán, fēng zhī gē yǒng tòng.
康州斷腸猿,風枝割永痛。
shào nián bù rú rén, dēng shì wú qián yǒng.
少年不如人,登仕無前勇。
fā shū chǐ yá yáo, jīng bō nù háo xiōng.
發疏齒牙搖,鯨波怒號兇。
yuàn wèi bǎo jiā zǐ, gǎn yì shì qīng zhòng.
愿為保家子,敢議世輕重。
chēng shāng tài fū rén, yú cài shàn páo gōng.
稱觴太夫人,魚菜贍庖供。
“少年不如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