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萬卷可教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藏書萬卷可教子”全詩
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
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胡逸老致虛庵》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胡逸老致虛庵》是黃庭堅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藏書萬卷可教子,
遺金滿籯常作災。
能與貧人共年谷,
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隨宴坐圖畫出,
水作夜窗風雨來。
觀水觀山皆得妙,
更將何物污靈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胡逸老致虛庵的景物和胡逸老對文化和生活的態度。詩中提到了藏書、金錢和谷物等事物,并通過這些事物表達了作者對胡逸老的贊賞和敬意。詩中還描繪了山水風景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胡逸老庵堂的凈化和純潔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胡逸老致虛庵的景物和胡逸老自身的欽佩之情。首先,詩中提到了"藏書萬卷可教子",表達了胡逸老庵內豐富的書籍資源,以及胡逸老對知識傳承的重視。接著,提到"遺金滿籯常作災",揭示了胡逸老對金錢的淡泊態度,認為財富過多會帶來災難。然后,詩中提到"能與貧人共年谷",表達了胡逸老與貧苦人家分享糧食的慷慨之心。接著,"必有明月生蚌胎"的意象,表達了胡逸老行善積德的美好前景。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山水景色和自然現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山隨宴坐圖畫出"意味著胡逸老的住所周圍有著美麗的山巒,使得庵堂如同一幅山水畫。"水作夜窗風雨來"則表達了夜晚窗外水聲和風雨的聲音,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最后兩句"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表達了作者渴望胡逸老庵堂的純凈和高潔,希望不要有任何污濁或世俗之物玷污了這個純凈的地方。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具體的景物和事物,表達了對胡逸老和胡逸老庵堂的敬佩,以及對自然之美和純潔的追求。同時,詩中還反映了宋代文化中對知識、清貧和自然的重視與推崇。
“藏書萬卷可教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ú yì lǎo zhì xū ān
題胡逸老致虛庵
cáng shū wàn juǎn kě jiào zǐ, yí jīn mǎn yíng cháng zuò zāi.
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
néng yǔ pín rén gòng nián gǔ, bì yǒu míng yuè shēng bàng tāi.
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shān suí yàn zuò tú huà chū, shuǐ zuò yè chuāng fēng yǔ lái.
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
guān shuǐ guān shān jiē dé miào, gèng jiāng hé wù wū líng tái.
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
“藏書萬卷可教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