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枯偶同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榮枯偶同時”全詩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虛心聽造物,顛沛風云會。
榮枯偶同時,終不相棄背。
誰云湖州沒,筆力今尚在。
阿筌雖墨妙,好以桃李配。
國工裁主意,冷淡恐不愛。
子舟落心畫,榮觀不在外。
耆年道機熟,增勝當倍倍。
祖述今百家,小紙弄姿態。
雖云出湖州,卷置懶開對。
非公筆如椽,孰能為之大。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用前韻詠子舟所作竹》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再用前韻詠子舟所作竹》。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森萷一山竹,
茂密茂密的竹子,
壯士十三輩。
代代英勇的壯士。
自干云天去,
自從脫胎換骨,
離開云天高遠,
草芥肯下逮。
不再顧及草芥。
虛心聽造物,
懷著虛心,傾聽造物之道,
顛沛風云會。
經歷風風雨雨的人生。
榮枯偶同時,
興衰榮辱偶爾同時到來,
終不相棄背。
但終究不會被背棄。
誰云湖州沒,
誰說湖州沒有了,
筆力今尚在。
我的筆力依然強勁。
阿筌雖墨妙,
阿筌的墨宛如奇跡般妙絕,
好以桃李配。
喜歡與桃李佳人搭配。
國工裁主意,
國家的工匠裁決命運,
冷淡恐不愛。
但他們可能冷漠而不關心。
子舟落心畫,
子舟心中有著繪畫的愿望,
榮觀不在外。
他尋找的榮耀并非外在。
耆年道機熟,
經過歲月的洗禮,智慧漸臻成熟,
增勝當倍倍。
取得勝利會加倍增長。
祖述今百家,
傳承祖先的智慧,融匯百家之學,
小紙弄姿態。
在紙上展現自己的姿態。
雖云出湖州,
雖然說出湖州,
卷置懶開對。
但卷軸卻懶得打開。
非公筆如椽,
不是公家的大筆如椽般粗重,
孰能為之大。
誰才能代表它的偉大。
這首詩詞以寫竹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的贊頌。竹子象征了堅韌不拔的品質,壯士十三輩代表了代代相傳的英勇精神。詩中還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虛心傾聽造物之道,并以榮辱、興衰的對立來強調人生的變化無常。作者自謙自己的筆力依然強勁,同時也暗示湖州文化的輝煌仍然存在。詩詞中還提到了墨宛如奇跡般妙絕的阿筌以及國家工匠的冷漠態度。最后,作者通過表現自己對繪畫的渴望,以及對智慧的追求,展示了自己獨特的姿態。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的贊美,并以此思考了人生的起伏和文化的傳承。
“榮枯偶同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qián yùn yǒng zi zhōu suǒ zuò zhú
再用前韻詠子舟所作竹
sēn xiāo yī shān zhú, zhuàng shì shí sān bèi.
森萷一山竹,壯士十三輩。
zì gàn yún tiān qù, cǎo jiè kěn xià dǎi.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xū xīn tīng zào wù, diān pèi fēng yún huì.
虛心聽造物,顛沛風云會。
róng kū ǒu tóng shí, zhōng bù xiāng qì bèi.
榮枯偶同時,終不相棄背。
shuí yún hú zhōu méi, bǐ lì jīn shàng zài.
誰云湖州沒,筆力今尚在。
ā quán suī mò miào, hǎo yǐ táo lǐ pèi.
阿筌雖墨妙,好以桃李配。
guó gōng cái zhǔ yì, lěng dàn kǒng bù ài.
國工裁主意,冷淡恐不愛。
zi zhōu luò xīn huà, róng guān bù zài wài.
子舟落心畫,榮觀不在外。
qí nián dào jī shú, zēng shèng dāng bèi bèi.
耆年道機熟,增勝當倍倍。
zǔ shù jīn bǎi jiā, xiǎo zhǐ nòng zī tài.
祖述今百家,小紙弄姿態。
suī yún chū hú zhōu, juǎn zhì lǎn kāi duì.
雖云出湖州,卷置懶開對。
fēi gōng bǐ rú chuán, shú néng wéi zhī dà.
非公筆如椽,孰能為之大。
“榮枯偶同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