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夫中歲屏杯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夫中歲屏杯杓”全詩
拂殺官黃春有思,滿城桃李不能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病夫中歲屏杯杓,
百葉緗梅觸撥人。
拂殺官黃春有思,
滿城桃李不能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病中的人,他坐在屏風后面,手拿著酒杯和勺子。他用這些器具輕輕地敲擊著一株盛開的紫紅色梅花,仿佛在與它交流。詩人黃庭堅通過這幅畫面表達了自己對梅花的贊美和思念之情。他感慨地說,即使梅花在春天里盛開,也無法與滿城的桃花和李花相比。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黃庭堅對梅花的獨特情感和對春天的思念。梅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象征,被賦予了堅強、傲雪奮發的品質。詩中的病夫象征著黃庭堅自己,他身體虛弱,但內心依然對美好事物充滿了渴望和感慨。他通過觸摸梅花,與梅花進行心靈的交流,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春天的向往。
詩中的“百葉緗梅”形象生動,給人一種紛繁復雜的感覺。黃庭堅用“拂殺官黃春有思”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了他在病榻上對春天的渴望和無奈。最后一句“滿城桃李不能春”表達了黃庭堅對春天盛開花朵的渴望,但他卻無法親自去欣賞和參與其中,這種無奈和矛盾的心情使整首詩更具情感深度。
這首詩具有簡練、含蓄的風格,用寥寥數語勾勒出了黃庭堅內心的情感和對梅花的贊美,同時也通過對春天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嘆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病夫中歲屏杯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lǐ bù shì yuàn wáng cái yuán huì méi huā sān zhǒng jiē miào jué xì dá sān shǒu
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
bìng fū zhōng suì píng bēi biāo, bǎi yè xiāng méi chù bō rén.
病夫中歲屏杯杓,百葉緗梅觸撥人。
fú shā guān huáng chūn yǒu sī, mǎn chéng táo lǐ bù néng chūn.
拂殺官黃春有思,滿城桃李不能春。
“病夫中歲屏杯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