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專北風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專北風權”全詩
飛霜挾月下,百笮直如弦。
綠水去清夜,黃蘆搖白煙。
篙人持更柝,相語聞并船。
平生濯纓心,鷗鳥共忘年。
風吹落塵網,歲星奔回旋。
險艱自得力,細故可棄捐。
至今夢洶洶,呼禹濟廣川。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岸上江邊停泊著船,帆桿靠在江北的風中。飛舞的霜帶著明月降臨,船上的百笮像拉緊的琴弦。綠水流去帶走清澈的夜晚,黃蘆搖曳著白色的煙霧。船夫手持著船槳,彼此交談的聲音傳遍整個船上。一生中洗滌紛擾的心靈,與海鷗和鳥兒共同忘卻歲月。風吹落了積塵的網,歲星回旋閃耀。在險惡和艱難中找到了力量,微小的瑣事可以被拋棄。至今仍在夢中洶涌澎湃,呼喚禹王來治理廣闊的川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泊舟白沙江口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詩中描繪了江邊停泊的船只和周圍的景物,展現出秋天的寂靜和凄美之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自身的情感與自然景象相結合,表達了對世俗塵囂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飛霜挾月”描繪了秋夜中的月光和霜氣;“風吹落塵網”則象征著清除塵世的束縛;“歲星奔回旋”描述了歲月的流轉和星空的變幻;“險艱自得力,細故可棄捐”反映了詩人對困難和瑣事的看法,強調了追求自由和豁達心態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和對人生的思索。詩人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疲倦與追求自由意志的渴望,展現了宋代士人的胸懷和情感哲思。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與人生相融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審美的享受。
“已專北風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shí sān rì pō zhōu bái shā jiāng kǒu
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
àn jiāng yǐ fān qiáng, yǐ zhuān běi fēng quán.
岸江倚帆檣,已專北風權。
fēi shuāng xié yuè xià, bǎi zé zhí rú xián.
飛霜挾月下,百笮直如弦。
lǜ shuǐ qù qīng yè, huáng lú yáo bái yān.
綠水去清夜,黃蘆搖白煙。
gāo rén chí gèng tuò, xiāng yǔ wén bìng chuán.
篙人持更柝,相語聞并船。
píng shēng zhuó yīng xīn, ōu niǎo gòng wàng nián.
平生濯纓心,鷗鳥共忘年。
fēng chuī luò chén wǎng, suì xīng bēn huí xuán.
風吹落塵網,歲星奔回旋。
xiǎn jiān zì dé lì, xì gù kě qì juān.
險艱自得力,細故可棄捐。
zhì jīn mèng xiōng xiōng, hū yǔ jì guǎng chuān.
至今夢洶洶,呼禹濟廣川。
“已專北風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