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心須澡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鄙心須澡雪”全詩
羸驂多斷轡,垢發不勝篦。
道德千年事,窮通一理齊。
晚田猶溉種,稺子且歸妻。
徑欲眠漳浦,幾成訪剡溪。
鄙心須澡雪,蓮藕在淤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留幾復》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留幾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興敝鶉衣,囊金罄褭蹄。
羸驂多斷轡,垢發不勝篦。
道德千年事,窮通一理齊。
晚田猶溉種,稺子且歸妻。
徑欲眠漳浦,幾成訪剡溪。
鄙心須澡雪,蓮藕在淤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作為客人的心情和一些人生感悟。黃庭堅身穿破舊的鶉衣,卻囊中有金,腳步輕盈。他的馬兒瘦弱,韁繩經常斷裂,自己的頭發卻常常難以梳理。他認為道德之道可以持續千年,窮通之理可以統一一切。盡管夜晚了,他還在田地里灌溉莊稼,晚歸時也會把糧食帶回家給妻子。他想去漳浦小憩一會兒,又想去剡溪拜訪一位友人。他謙卑的內心需要凈化,就像蓮藕在淤泥中生長一樣。
賞析:
黃庭堅以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個客人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他身穿破衣,但內心卻豁達自由,囊中雖然空空如也,但卻有一顆富足的心靈。他的馬兒瘦弱,但仍然堅持前行,象征著他對生活的執著和堅韌。他的頭發垢發不勝篦,反映了他過于忙碌的生活狀態,但他的內心依然清明自持。他強調道德的重要性,認為道德可以經久不衰,而窮通的真理可以統一一切。他盡管疲憊,仍然勤勉地灌溉田地,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責任感。最后,他表達了對內心的凈化和升華的渴望,將自己比喻為蓮藕在淤泥中的成長,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感情的語言,以及對生活態度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內心世界。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熱愛、對道德的追求以及對真理的向往,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鄙心須澡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liú jǐ fù
再留幾復
kè xìng bì chún yī, náng jīn qìng niǎo tí.
客興敝鶉衣,囊金罄褭蹄。
léi cān duō duàn pèi, gòu fā bù shèng bì.
羸驂多斷轡,垢發不勝篦。
dào dé qiān nián shì, qióng tōng yī lǐ qí.
道德千年事,窮通一理齊。
wǎn tián yóu gài zhǒng, zhì zi qiě guī qī.
晚田猶溉種,稺子且歸妻。
jìng yù mián zhāng pǔ, jǐ chéng fǎng shàn xī.
徑欲眠漳浦,幾成訪剡溪。
bǐ xīn xū zǎo xuě, lián ǒu zài yū ní.
鄙心須澡雪,蓮藕在淤泥。
“鄙心須澡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