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嫣世有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蟬嫣世有人”全詩
是中非神奇,根器如此故。
范公秉文德,斷國極可否。
至今筦樞機,大度而少與。
蟬嫣世有人,風壑嘯兩虎。
小心學忠孝,鄙事能垅畝。
持論不籧筱,奉身謝夸詡。
頗知城南園,文會英俊侶。
何當休沐歸,懷茗就煎去。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鼓缶多秦聲,
琵琶作胡語。
是中非神奇,
根器如此故。
范公秉文德,
斷國極可否。
至今筦樞機,
大度而少與。
蟬嫣世有人,
風壑嘯兩虎。
小心學忠孝,
鄙事能垅畝。
持論不籧筱,
奉身謝夸詡。
頗知城南園,
文會英俊侶。
何當休沐歸,
懷茗就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韻律工整的形式表達了黃庭堅對范子夷子默的思念和贊美之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鼓缶和琵琶的聲音,鼓缶多是指戰爭中的戰鼓,琵琶則象征了胡人的語言和文化,暗示了歷史上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往和交融,表達了這種文化融合的神奇之處,也反映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關注。
接下來的幾句中,黃庭堅稱贊范子夷子默擁有卓越的才德,可以斷國家的大事,指出他在政務上的重要地位。然而,雖然范子夷子默具有廣博的才華和高瞻遠矚的眼光,但他卻很少與世人交往,保持著一種超然的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提到了蟬和壑,蟬喻指世間有志之人,壑則指英雄之地。他告誡人們要謹慎學習忠孝,不將自己卷入瑣事之中,盡量避免平庸瑣碎的事務,專注于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志向。他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迎合權貴,也不諂媚奉承。他表示要以身體力行,而不是言辭夸夸其談。
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庭堅對茶和茶文化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夠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休息,泡一壺茶,享受寧靜和宴會的樂趣。
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對范子夷子默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他對高尚品德和志向的追求,并對茶文化的向往。整首詩意蘊含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人生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蟬嫣世有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ǐ dào yùn jì fàn zi yí zi mò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
gǔ fǒu duō qín shēng, pí pá zuò hú yǔ.
鼓缶多秦聲,琵琶作胡語。
shì zhōng fēi shén qí, gēn qì rú cǐ gù.
是中非神奇,根器如此故。
fàn gōng bǐng wén dé, duàn guó jí kě fǒu.
范公秉文德,斷國極可否。
zhì jīn guǎn shū jī, dà dù ér shǎo yǔ.
至今筦樞機,大度而少與。
chán yān shì yǒu rén, fēng hè xiào liǎng hǔ.
蟬嫣世有人,風壑嘯兩虎。
xiǎo xīn xué zhōng xiào, bǐ shì néng lǒng mǔ.
小心學忠孝,鄙事能垅畝。
chí lùn bù qú xiǎo, fèng shēn xiè kuā xǔ.
持論不籧筱,奉身謝夸詡。
pō zhī chéng nán yuán, wén huì yīng jùn lǚ.
頗知城南園,文會英俊侶。
hé dāng xiū mù guī, huái míng jiù jiān qù.
何當休沐歸,懷茗就煎去。
“蟬嫣世有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