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成稍覺嘉賓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成稍覺嘉賓集”全詩
紫燕黃鸝驅日月,朱櫻紅杏落條枚。
詩成稍覺嘉賓集,飲少先愁急板催。
親遣小童鋤草徑,鳴騶早晚出城來。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趙令同前韻》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答趙令同前韻》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政自無閑暇,忙里偷閑得幾回。
紫燕黃鸝驅日月,朱櫻紅杏落條枚。
詩成稍覺嘉賓集,飲少先愁急板催。
親遣小童鋤草徑,鳴騶早晚出城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于人生繁忙的狀態的感慨。他認為人的一生很少有閑暇的時光,但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爾能夠偷得片刻的閑暇。詩中以紫燕和黃鸝代表白天,以朱櫻和紅杏代表夜晚,暗示著時間的流逝。紫燕和黃鸝飛馳著驅趕日月的輪回,朱櫻和紅杏花瓣飄落一條條,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盡管忙碌中很少有閑情逸致,但當詩篇完成時,才會稍感欣慰,因為這樣就能邀請嘉賓們一同欣賞。然而,飲宴的時刻總是短暫的,因為少量的酒已經先于愁苦而急促地被端走。最后,親人派遣小童去整理曲徑上的雜草,鳴騶(作者的馬匹)會在早晚時分出城,意味著作者將繼續奔波于忙碌的生活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繁忙的感嘆和對片刻閑暇的渴望。詩中通過描繪紫燕、黃鸝、朱櫻和紅杏等景物,巧妙地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作者以自己寫詩的經歷,表達了在忙碌中尋找片刻安寧和追求藝術的心情。詩末的小童鋤草和作者騎馬出城的描寫,再次強調了人生的忙碌和奔波。整首詩詞結構緊湊,意象生動,通過對時間、生命和忙碌的反思,喚起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生活狀態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于藝術的熱愛和對于片刻安寧的渴望,體現了文人士人對于閑適生活和藝術追求的向往。
“詩成稍覺嘉賓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zhào lìng tóng qián yùn
和答趙令同前韻
rén shēng zhèng zì wú xián xiá, máng lǐ tōu xián dé jǐ huí.
人生政自無閑暇,忙里偷閑得幾回。
zǐ yàn huáng lí qū rì yuè, zhū yīng hóng xìng luò tiáo méi.
紫燕黃鸝驅日月,朱櫻紅杏落條枚。
shī chéng shāo jué jiā bīn jí, yǐn shǎo xiān chóu jí bǎn cuī.
詩成稍覺嘉賓集,飲少先愁急板催。
qīn qiǎn xiǎo tóng chú cǎo jìng, míng zōu zǎo wǎn chū chéng lái.
親遣小童鋤草徑,鳴騶早晚出城來。
“詩成稍覺嘉賓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