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貧骨肉不相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賤貧骨肉不相收”全詩
獨乘舟去值花雨,寄得書來應麥秋。
行李淮山三四驛,風波春水一雙鷗。
人言離別愁難遣,今日真成始欲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送陳氏女弟至石塘河》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氏女弟至石塘河》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貴常多覆族憂,
賤貧骨肉不相收。
獨乘舟去值花雨,
寄得書來應麥秋。
行李淮山三四驛,
風波春水一雙鷗。
人言離別愁難遣,
今日真成始欲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陳氏女弟前往石塘河的情景。詩人首先表達了在富貴之中常常會有覆族的憂愁,而在賤貧之中則無法收到骨肉親情的悲傷。接著,詩人描述了女弟獨自乘舟離去時正值花雨盛開的時節,而他則通過寄書來表達對女弟的關心,預祝她在麥秋時節一切順利。詩中還描繪了女弟旅行途中經過的淮山地區的三四個驛站,以及春水中飄蕩的一雙鷗鳥。最后,詩人指出人們常說離別令人愁緒難以平復,而今天他真正感受到了離別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首兩句表達了生活中富貴與賤貧的反差,暗示了人們在不同的境遇下所面臨的不同困擾。接著,詩人通過舟行花雨和寄書麥秋的描寫,表達了對女弟未來的祝福和關心,同時也點出了自己與女弟的離別之痛。詩中的行李淮山和春水鷗鳥等景物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畫面感。最后兩句則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憂傷。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離別之痛與思念之情,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
“賤貧骨肉不相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shì nǚ dì zhì shí táng hé
送陳氏女弟至石塘河
fù guì cháng duō fù zú yōu, jiàn pín gǔ ròu bù xiāng shōu.
富貴常多覆族憂,賤貧骨肉不相收。
dú chéng zhōu qù zhí huā yǔ, jì dé shū lái yīng mài qiū.
獨乘舟去值花雨,寄得書來應麥秋。
xíng lǐ huái shān sān sì yì, fēng bō chūn shuǐ yī shuāng ōu.
行李淮山三四驛,風波春水一雙鷗。
rén yán lí bié chóu nán qiǎn, jīn rì zhēn chéng shǐ yù chóu.
人言離別愁難遣,今日真成始欲愁。
“賤貧骨肉不相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