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於何處參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於何處參玄”全詩
萬身蒼髯老禪,刳心忘義忘年。
說法曾無間歇,松風寺後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處參玄。
若覓向上關捩,靈乙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將,家活都無一錢。
會得佛頭著地,不會佛腳梢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萬松亭》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萬松亭》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柱峰無心肩,
郁郁高松滿川。
萬身蒼髯老禪,
刳心忘義忘年。
說法曾無間歇,
松風寺后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
更於何處參玄。
若覓向上關捩,
靈乙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將,
家活都無一錢。
會得佛頭著地,
不會佛腳梢天。
詩意:
這首詩以天柱峰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位蒼髯老禪師在高松滿川的環境中修行的形象。詩人表達了禪師的高尚品質和超越世俗的境界,禪師專心致志地講述佛法,松風寺的后山前,四海五湖的僧人都愿意前來參禪修行。詩中也提到了靈乙石下的流泉和太平堂中的老將,暗示了修行的境界超越了物質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深邃的語言,展現了禪宗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意義。詩人通過描述高松滿川和天柱峰的景色,營造出一種寧靜、幽雅的氛圍,與禪修的內在境界相呼應。禪師蒼髯老禪,意味著他已經年老,但他專心致志地修行,忘卻了個人的私欲和功名利祿。他刳心忘義忘年,意味著他舍棄了一切世俗的牽絆,專注于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道路。
詩中的松風寺后山前是禪師講法的場所,四海五湖的衲子指的是來自各地的僧人,他們都愿意前來這里參禪修行。詩中的靈乙石下流泉象征著禪修者內心的清凈和智慧的源泉。太平堂中的老將則暗示了修行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和物質追求,強調了修行者要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意義,表達了黃庭堅對于禪修精神的推崇和贊美。這首詩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禪修者內心境界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尋求內心安寧的修行之美,具有深遠的禪宗思想。
“更於何處參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àn sōng tíng
題萬松亭
tiān zhù fēng wú xīn jiān, yù yù gāo sōng mǎn chuān.
天柱峰無心肩,郁郁高松滿川。
wàn shēn cāng rán lǎo chán, kū xīn wàng yì wàng nián.
萬身蒼髯老禪,刳心忘義忘年。
shuō fǎ céng wú jiàn xiē, sōng fēng sì hòu shān qián.
說法曾無間歇,松風寺後山前。
sì hǎi wǔ hú nà zǐ, gèng yú hé chǔ cān xuán.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處參玄。
ruò mì xiàng shàng guān liè, líng yǐ shí xià liú quán.
若覓向上關捩,靈乙石下流泉。
tài píng táng zhōng lǎo jiàng, jiā huó dōu wú yī qián.
太平堂中老將,家活都無一錢。
huì de fó tóu zhe dì, bú huì fú jiǎo shāo tiān.
會得佛頭著地,不會佛腳梢天。
“更於何處參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