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動照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光景動照臨”全詩
松風與溪月,相守歷古今。
初無廊廟姿,又不能礎碪。
呈文謝珉光,撫質愧球琳。
金馬與碧雞,光景動照臨。
圯橋授書老,陳倉雊時禽。
是皆為國器,不爾事陸沉。
浮云有儻來,得名豈其心。
諒如曲轅社,長存斧斤尋。
智士貽美諡,自珍非世琛。
不材以為寶,吾與汝同音。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戊午夜宿寶石寺視寶石戲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戊午夜宿寶石寺視寶石戲題》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形臥蒼牛,屭贔古松陰。
松風與溪月,相守歷古今。
初無廊廟姿,又不能礎碪。
呈文謝珉光,撫質愧球琳。
金馬與碧雞,光景動照臨。
圯橋授書老,陳倉雊時禽。
是皆為國器,不爾事陸沉。
浮云有儻來,得名豈其心。
諒如曲轅社,長存斧斤尋。
智士貽美諡,自珍非世琛。
不材以為寶,吾與汝同音。
譯文:
石像形狀似臥著的蒼牛,矗立在古松的陰影下。
松風和溪月,相互陪伴經歷了古往今來。
起初沒有廊廟的莊嚴氣勢,也不能作為基礎和支撐。
獻給文士謝珉光,撫摸著寶石而感到愧疚球琳。
金色馬和碧綠雞,照耀的景色動人心靈。
在圯橋上教書的老人,陳倉時代的禽鳥。
它們都是國家的器物,與爾等無關陸沉。
浮云有時才會到來,獲得名望豈是它們的心愿。
就像曲轅社一樣,長久保留斧斤的尋找。
智者留下美名和贊譽,自己珍視非凡才華。
并不以才能為寶貝,我和你同音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寶石寺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古老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石像、古松、松風、溪月、金馬、碧雞等元素,展示了寶石寺的獨特之美和歷史底蘊。詩中還提到了謝珉光、球琳等文人,以及圯橋上的老人和陳倉時代的禽鳥,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敬仰和思考。
詩中的寶石寺是一個象征,代表著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珍視。作者通過描繪各種形象,表達了對歷史遺跡和文化傳統的敬意,以及對傳統智慧和美德的推崇。詩中的"不爾事陸沉"表達了對于平庸無為的不屑,強調了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平淡、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歷史文化和智慧的思考和感悟。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詩中透露出一種恬靜、超脫塵世的意境。作者以自己與寶石寺共鳴的方式,表達了對傳統價值和美好事物的珍視,并與讀者分享了這種情感。
“光景動照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ù wǔ yè sù bǎo shí sì shì bǎo shí xì tí
戊午夜宿寶石寺視寶石戲題
shí xíng wò cāng niú, xì bì gǔ sōng yīn.
石形臥蒼牛,屭贔古松陰。
sōng fēng yǔ xī yuè, xiāng shǒu lì gǔ jīn.
松風與溪月,相守歷古今。
chū wú láng miào zī, yòu bù néng chǔ zhēn.
初無廊廟姿,又不能礎碪。
chéng wén xiè mín guāng, fǔ zhì kuì qiú lín.
呈文謝珉光,撫質愧球琳。
jīn mǎ yǔ bì jī, guāng jǐng dòng zhào lín.
金馬與碧雞,光景動照臨。
yí qiáo shòu shū lǎo, chén cāng gòu shí qín.
圯橋授書老,陳倉雊時禽。
shì jiē wèi guó qì, bù ěr shì lù chén.
是皆為國器,不爾事陸沉。
fú yún yǒu tǎng lái, dé míng qǐ qí xīn.
浮云有儻來,得名豈其心。
liàng rú qū yuán shè, cháng cún fǔ jīn xún.
諒如曲轅社,長存斧斤尋。
zhì shì yí měi shì, zì zhēn fēi shì chēn.
智士貽美諡,自珍非世琛。
bù cái yǐ wéi bǎo, wú yǔ rǔ tóng yīn.
不材以為寶,吾與汝同音。
“光景動照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