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摘金苞隨驛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橘摘金苞隨驛使”全詩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詠江南土風》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詠江南土風》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月江南未得霜,
高林殘水下寒塘。
飯香獵戶分熊白,
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隨驛使,
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
游女多隨陌上郎。
中文譯文:
江南十月未見霜,
高林中的水已殘,
獵戶分享熊的白肉,
漁家開懷擘蟹黃。
摘下金黃的橘子,
與驛使一同送往官倉。
夜晚踏著歌聲結伴,
陌上的郎君與游女們成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情為主題,展現了江南秋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首兩句描述了江南十月的景象,盡管還沒有霜降,但高林中的水已漸漸干涸,寒意逐漸降臨。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獵戶們分享著熊的白肉,漁家則歡快地打開蟹殼享用蟹黃,生活充滿了豐富的食物和美味。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江南的農田景象,橘子摘下后隨同驛使一起送到官倉,禾谷經過舂打后成為了寶貴的玉米粒,展現出豐收的景象。
最后兩句描繪了夜晚的情景,人們跳著歡快的舞蹈結伴而行,陌上的男子和游女們一同嬉戲玩樂,展現了江南地區的熱鬧與歡愉。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南秋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歌頌了江南地區的豐收和繁榮,同時也展現了人們歡快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通過生動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江南土地的獨特風情和人們的生活樂趣。
“橘摘金苞隨驛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yǒng jiāng nán tǔ fēng
戲詠江南土風
shí yuè jiāng nán wèi dé shuāng, gāo lín cán shuǐ xià hán táng.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
fàn xiāng liè hù fēn xióng bái, jiǔ shú yú jiā bāi xiè huáng.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jú zhāi jīn bāo suí yì shǐ, hé chōng yù lì sòng guān cāng.
橘摘金苞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tà gē yè jié tián shén shè, yóu nǚ duō suí mò shàng láng.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橘摘金苞隨驛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