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口腹為災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果然口腹為災怪”全詩
果然口腹為災怪,夢去呼鷹雪打圍。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謝榮緒割貺見貽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榮緒割貺見貽二首》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黃庭堅在二十多年的平淡生活中,突然生病后所經歷的一系列變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二十余年枯淡過,
病來箸下劇甘肥。
果然口腹為災怪,
夢去呼鷹雪打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我抒發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在過去二十多年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種無味與空虛。然而,當作者突然生病時,他發現通過進食卻能獲得暫時的甘甜和滿足感。
首句"二十余年枯淡過"表明了作者長時間以來的平淡生活,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提及的事情。接下來的兩句"病來箸下劇甘肥"描述了作者在生病期間食欲的變化,箸下的食物變得異常美味和豐盈。
第三句"果然口腹為災怪"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病痛的困擾與痛苦,他發現原本平凡的口腹之源竟然成為了疾病的根源。最后一句"夢去呼鷹雪打圍"描繪了作者病中的幻夢,他在夢中呼喚著鷹雪,意味著他身處逆境,遭遇困擾。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疾病的無奈。通過描述病痛對口腹之欲的影響,詩人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對生活的思考。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細膩的描寫與意象,傳達出一種深深的悲涼情感,引起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果然口腹為災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róng xù gē kuàng jiàn yí èr shǒu
謝榮緒割貺見貽二首
èr shí yú nián kū dàn guò, bìng lái zhù xià jù gān féi.
二十余年枯淡過,病來箸下劇甘肥。
guǒ rán kǒu fù wèi zāi guài, mèng qù hū yīng xuě dǎ wéi.
果然口腹為災怪,夢去呼鷹雪打圍。
“果然口腹為災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