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縱橫十二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雨縱橫十二峰”全詩
蛟鼉出沒三萬頃,云雨縱橫十二峰。
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
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云濤石》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云濤石》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造物成形妙畫工,
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鼉出沒三萬頃,
云雨縱橫十二峰。
清坐使人無俗氣,
閑來當暑起清風。
諸山落木蕭蕭夜,
醉夢江湖一葉中。
中文譯文:
大自然巧奪天工,創造出形態奇妙的山石,
地形雖近,卻能延伸至遙遠的天空。
巨大的蛟龍和鼉魚在三萬頃范圍內穿梭,
云雨交織在十二座峰巒之間。
靜靜地坐在這里使人擺脫塵俗之氣,
在閑暇時享受清風拂面的寧靜。
夜晚里,眾山中的樹木沙沙作響,
仿佛沉醉于夢幻的江湖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山石的壯美景觀,展示了自然界的無窮魅力。黃庭堅通過對山石形態的描繪,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贊嘆之情。他稱贊造物主的巧妙創造,山石雖然離我們很近,但其形態卻超越了塵世的界限,延伸至遙遠的天空。蛟龍和鼉魚的活動范圍廣闊,云雨交織在峰巒之間,展現了大自然磅礴壯麗的景象。
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黃庭堅感到寧靜與純凈,他靜坐其中,使自己擺脫了塵世的雜念,感受到一種超脫于塵俗的氛圍。當他閑暇時,他享受清風拂面的寧靜,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
最后兩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諸山中的樹木在夜風中發出沙沙的聲音。黃庭堅將自己比作一片隨波漂浮的葉子,仿佛在醉夢中漂浮于江湖之中,展現了他對大自然的陶醉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山石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在自然中尋求心靈安寧和超脫的心境。黃庭堅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大自然的壯美景觀與個人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與力量。
“云雨縱橫十二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tái yuán zhū piān jiǔ shǒu zhī yún tāo shí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云濤石
zào wù chéng xíng miào huà gōng, dì xíng zhǐ chǐ yuǎn lián kōng.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jiāo tuó chū mò sān wàn qǐng, yún yǔ zòng héng shí èr fēng.
蛟鼉出沒三萬頃,云雨縱橫十二峰。
qīng zuò shǐ rén wú sú qì, xián lái dāng shǔ qǐ qīng fēng.
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
zhū sh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yè, zuì mèng jiāng hú yī yè zhōng.
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云雨縱橫十二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