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無早晚在相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交無早晚在相知”全詩
幽蘭被逕聞風早,薄霧乘空見月遲。
每接雍容端自喜,交無早晚在相知。
深慙借問談經地,敢屈康成入絳幃。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答李康文》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答李康文》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才甫經年斷來往,
逢君車馬慰秋思。
幽蘭被逕聞風早,
薄霧乘空見月遲。
每接雍容端自喜,
交無早晚在相知。
深慙借問談經地,
敢屈康成入絳幃。
中文譯文:
不久前剛剛經歷了一年的分離,
當我遇見你的車馬時,它們慰藉了我秋天的思念。
幽蘭在小徑上早已聞到了風的消息,
薄霧乘著空氣遲遲才見到月亮。
每次與你相見,我都感到自己雍容自得,
我們之間的交往不受時間的限制。
我深感慚愧,問起你談論經書的地方,
竟敢屈尊請你進入我的絳幃(皇宮中的帳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給李康文的回信,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李康文的敬重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自己與李康文的相聚和分離,表達了對彼此間的思念和欣慰之情。
詩的開頭,黃庭堅提到自己與李康文分離已有一年之久,然而當他看到李康文的車馬時,這種分離的痛苦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感到安慰。這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渴望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著,詩中描繪了幽蘭在小徑上被風吹動的情景,以及薄霧中遲遲出現的月亮。通過這樣的描寫,黃庭堅借物言志,表達了自己對李康文的珍視和對友誼的延續之意。
在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表達了自己每次與李康文相見時的喜悅之情,無論是何時何地,他們之間的交往都是自由自在的。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自身身份地位的謙遜,敢于請李康文進入自己的絳幃,表明自己的虛懷若谷和對友誼的重視。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真摯感受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友誼的贊美,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人際交往的觀念,同時也反映了黃庭堅自身的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世的態度。
“交無早晚在相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ǐ kāng wén
答李康文
cái fǔ jīng nián duàn lái wǎng, féng jūn chē mǎ wèi qiū sī.
才甫經年斷來往,逢君車馬慰秋思。
yōu lán bèi jìng wén fēng zǎo, bó wù chéng kōng jiàn yuè chí.
幽蘭被逕聞風早,薄霧乘空見月遲。
měi jiē yōng róng duān zì xǐ, jiāo wú zǎo wǎn zài xiāng zhī.
每接雍容端自喜,交無早晚在相知。
shēn cán jiè wèn tán jīng dì, gǎn qū kāng chéng rù jiàng wéi.
深慙借問談經地,敢屈康成入絳幃。
“交無早晚在相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