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空在衣冠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山空在衣冠古”全詩
滿地悲風盤翠竹,半叢寒日破紅榴。
青山空在衣冠古,白鶴不歸宮殿秋。
王念平生樽酒地,千年萬歲想來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雙鳧觀》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雙鳧觀》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題雙鳧觀》的中文譯文:
飄蕭閱世等虛舟,
難息眼前無此流。
滿地悲風盤翠竹,
半叢寒日破紅榴。
青山空在衣冠古,
白鶴不歸宮殿秋。
王念平生樽酒地,
千年萬歲想來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凄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黃庭堅內心的孤寂和對逝去時光的思索。
詩的開頭,黃庭堅以"飄蕭閱世等虛舟"的形象來描繪自己在世間漂泊不定的心境。"飄蕭閱世"意味著在世俗的紛擾中無法安定,"虛舟"則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依無靠。
接著,詩人黃庭堅通過"滿地悲風盤翠竹,半叢寒日破紅榴"的描寫,展示了凄涼的自然景象。"悲風盤翠竹"表達了風吹竹葉的凄涼聲音,而"半叢寒日破紅榴"則揭示了秋天的景色,紅榴已經凋零。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凄涼和失落相互呼應。
隨后的兩句"青山空在衣冠古,白鶴不歸宮殿秋"則點明了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青山空在衣冠古"意味著青山依舊,而人們已然衣冠不再,時光已成過去。"白鶴不歸宮殿秋"是對白鶴不再歸來的描述,象征著美好時光的逝去。
最后兩句"王念平生樽酒地,千年萬歲想來游"表達了詩人黃庭堅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自由自在游玩的向往。"王念平生樽酒地"指的是王羲之,他平生喜歡飲酒,而"千年萬歲想來游"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旅行的渴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整首詩詞以凄涼的景象和對逝去時光的思索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過去的回憶,表達了詩人黃庭堅內心的孤寂與對自由和美好時光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宋代詩詞中獨具風格,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感受與觸動。
“青山空在衣冠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uāng fú guān
題雙鳧觀
piāo xiāo yuè shì děng xū zhōu, nán xī yǎn qián wú cǐ liú.
飄蕭閱世等虛舟,難息眼前無此流。
mǎn dì bēi fēng pán cuì zhú, bàn cóng hán rì pò hóng liú.
滿地悲風盤翠竹,半叢寒日破紅榴。
qīng shān kōng zài yì guān gǔ, bái hè bù guī gōng diàn qiū.
青山空在衣冠古,白鶴不歸宮殿秋。
wáng niàn píng shēng zūn jiǔ dì, qiān nián wàn suì xiǎng lái yóu.
王念平生樽酒地,千年萬歲想來游。
“青山空在衣冠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