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闌興盡須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歌闌興盡須歸去”全詩
歌闌興盡須歸去,不用繁蟬抵死催。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飲李氏園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飲李氏園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暮涼風特特來,
黃昏時分,涼風翩然而至,
醉呼紅燭更傳杯。
醉意濃烈,喊著醉酒的人傳遞酒杯,
歌闌興盡須歸去,
歌詠的歡樂已經結束,必須歸去,
不用繁蟬抵死催。
不需要繁忙的蟬鳴來催促。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酒宴的情景。作者在夜晚時分,感受到涼風習習,暗示著天色漸晚,宴會即將結束。詩中的"醉呼紅燭更傳杯"表現出作者醉意盎然,他高聲呼叫著,讓紅色的燭光傳遞酒杯,增添了一種歡樂的氛圍。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歡樂的離去的感嘆。他說歌聲歡樂已盡,必須歸去,不需要繁忙的蟬鳴來催促,暗示著歡樂的時刻已經過去,現實的生活必須繼續。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歡樂時刻的珍惜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通過描繪涼風、醉酒、歌唱等元素,詩詞傳達了一種世俗中的快樂與短暫的感覺。作者通過對美好時刻的描繪和對歡樂的離去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短暫性的深刻感悟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簡短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歌闌興盡須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lǐ shì yuán sān shǒu
飲李氏園三首
rì mù liáng fēng tè tè lái, zuì hū hóng zhú gèng chuán bēi.
日暮涼風特特來,醉呼紅燭更傳杯。
gē lán xìng jìn xū guī qù, bù yòng fán chán dǐ sǐ cuī.
歌闌興盡須歸去,不用繁蟬抵死催。
“歌闌興盡須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