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高明百不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地高明百不憂”全詩
白眼醉來思阮籍,碧云吟罷對湯休。
諸公著力書交上,尺璧深藏價未酬。
空使君如巢幕燕,將雛處處度春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吉老寄君庸》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吉老寄君庸》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郎生事四立壁,
心地高明百不憂。
白眼醉來思阮籍,
碧云吟罷對湯休。
諸公著力書交上,
尺璧深藏價未酬。
空使君如巢幕燕,
將雛處處度春秋。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黃庭堅寫給吉璧的回信。吉璧是黃庭堅的朋友,他曾經在四面立起屏風,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但黃庭堅認為吉璧的心地高明,所以不用擔憂。黃庭堅自稱"白眼",表示自己不善于交際,但在醉酒時會想起阮籍,一個古代文學家,這讓他感到欣慰。黃庭堅說自己吟詠完畢后,就和吉璧各自退隱了。他感激吉璧以及其他朋友們對他的支持和交往,但他覺得自己的回報還不夠。最后,黃庭堅用"巢幕燕"的比喻來形容自己,表示自己在各個地方度過了許多春秋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黃庭堅內心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以自我為中心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支持的感激之情。黃庭堅自稱"白眼",暗示了自己不擅長社交,但在醉酒時卻能思念到阮籍,展現了他內心深處對文學的熱愛。他以"碧云吟罷對湯休"的形象來形容自己的退隱,表達了對寧靜和清凈生活的向往。詩中還表達了黃庭堅對朋友們的感激之情,但他也自省自己的回報不夠,用"尺璧深藏價未酬"來形容這種心情。最后,以"將雛處處度春秋"的比喻,黃庭堅將自己比作巢幕中的燕子,形象地展示了自己在不同地方度過時光的情景。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對友情和清凈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朋友們的感激之情。同時,通過自我反省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己回報不夠的思考。這首詩詞通篇語言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心地高明百不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jí lǎo jì jūn yōng
次韻吉老寄君庸
hé láng shēng shì sì lì bì, xīn dì gāo míng bǎi bù yōu.
何郎生事四立壁,心地高明百不憂。
bái yǎn zuì lái sī ruǎn jí, bì yún yín bà duì tāng xiū.
白眼醉來思阮籍,碧云吟罷對湯休。
zhū gōng zhe lì shū jiāo shàng, chǐ bì shēn cáng jià wèi chóu.
諸公著力書交上,尺璧深藏價未酬。
kōng shǐ jūn rú cháo mù yàn, jiāng chú chǔ chù dù chūn qiū.
空使君如巢幕燕,將雛處處度春秋。
“心地高明百不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