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不食寒林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碩果不食寒林梢”全詩
故人相見各貧病,且可烹茶當酒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是宋代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碩果不食寒林梢,
剖而器之如懸匏。
故人相見各貧病,
且可烹茶當酒肴。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給許覺的回信,許覺贈送了一只用桂花椰子制成的茶盂。黃庭堅以此為題,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詩中描述了用刀剖開椰子,將其作為茶盞使用,而不是食用椰子果肉。他提到自己和許覺都身處貧病之中,但仍然能夠相聚一堂,品味茶湯,享受彼此的友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對友情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首句"碩果不食寒林梢"揭示了黃庭堅的堅貞和高潔之情,他寧愿將椰子剖開做茶盞,也不舍棄友情的珍貴。"剖而器之如懸匏"形容了椰子茶盞的特殊之處,把椰子比作匏瓜,體現了詩人對裝飾和器物的審美追求。
第三、四句描述了黃庭堅和許覺都面臨貧病的困境,但他們仍然能夠相互陪伴,用茶代酒,共享友情。這種情景下的茶會,不僅是對物質生活的簡樸追求,更是對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體現。
整首詩詞簡練而含蓄,展示了黃庭堅獨有的情感和生活態度。通過這首詩詞,他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困境中仍然能夠品味美好的渴望和追求。
“碩果不食寒林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ǔ jué zhī huì guì huā yē zi chá yú èr shǒu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shuò guǒ bù shí hán lín shāo, pōu ér qì zhī rú xuán páo.
碩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懸匏。
gù rén xiāng jiàn gè pín bìng, qiě kě pēng chá dāng jiǔ yáo.
故人相見各貧病,且可烹茶當酒肴。
“碩果不食寒林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