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侯起巴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張侯起巴渝”全詩
歷詆漢諸公,霜風拂觚棱。
去國行萬里,淡如云水僧。
歸來頭亦白,小試不盡能。
湖海尚豪氣,有人議陳登。
持節三晉邦,典刑寄哀矜。
公家有閑日,禪窟問香燈。
因來敘行李,斬寄老崖藤。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送張天覺得登字》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送張天覺得登字》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張天覺得登字
張侯起巴渝,
翼若垂天鵬。
歷詆漢諸公,
霜風拂觚棱。
去國行萬里,
淡如云水僧。
歸來頭亦白,
小試不盡能。
湖海尚豪氣,
有人議陳登。
持節三晉邦,
典刑寄哀矜。
公家有閑日,
禪窟問香燈。
因來敘行李,
斬寄老崖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送別張天覺得登字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張天覺得的風采和品行,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送別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張天覺得“起巴渝”,意指他離開了巴渝地區(今重慶地區),開始遠行。黃庭堅以鳥翼垂天般的比喻形容他的志向和抱負。接著,黃庭堅指出張天覺得歷經風波,曾受到一些人的詆毀,但他依然堅韌不拔,如霜風拂觚棱般堅強。
然后,詩中描述了張天覺得離開國家,行萬里之路,但他心境淡泊如云水之僧。這表達了他對名利的淡漠態度,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
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提到張天覺得歸來時頭發已經變白,但他依然保持著不斷進取的精神,雖然只是小試一番,但才能不盡。這表明他不畏艱難,有著不斷進取的精神。
接著,詩中提到湖海仍然有著張天覺得的豪氣,有人議論他是否能夠像陳登一樣得到重用。這暗示著張天覺得在政治上可能會有所作為,承擔重要的職責。
最后,黃庭堅提到張天覺得有閑暇之日會去禪窟問香燈,這展示了他對佛學和修行的關注,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智慧。詩中還提到了張天覺得敘述行囊和斬寄老崖藤的情節,具體意義需要參考具體背景和文化內涵。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張天覺得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黃庭堅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
“張侯起巴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tiān jué de dēng zì
送張天覺得登字
zhāng hóu qǐ bā yú, yì ruò chuí tiān péng.
張侯起巴渝,翼若垂天鵬。
lì dǐ hàn zhū gōng, shuāng fēng fú gū léng.
歷詆漢諸公,霜風拂觚棱。
qù guó xíng wàn lǐ, dàn rú yún shuǐ sēng.
去國行萬里,淡如云水僧。
guī lái tou yì bái, xiǎo shì bù jìn néng.
歸來頭亦白,小試不盡能。
hú hǎi shàng háo qì, yǒu rén yì chén dēng.
湖海尚豪氣,有人議陳登。
chí jié sān jìn bāng, diǎn xíng jì āi jīn.
持節三晉邦,典刑寄哀矜。
gōng jiā yǒu xián rì, chán kū wèn xiāng dēng.
公家有閑日,禪窟問香燈。
yīn lái xù xíng lǐ, zhǎn jì lǎo yá téng.
因來敘行李,斬寄老崖藤。
“張侯起巴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