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江南采蘋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江南采蘋去”全詩
風里麥苗連地起,雨中楊樹帶煙垂。
故林歸計嗟遲暮,久客平生厭別離。
落日江南采蘋去,長歌柳惲洞庭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新息渡淮》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息渡淮》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京塵無處可軒眉,
照面淮濱喜自知。
風里麥苗連地起,
雨中楊樹帶煙垂。
故林歸計嗟遲暮,
久客平生厭別離。
落日江南采蘋去,
長歌柳惲洞庭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庭堅遠離京城的心情,他在淮河邊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倒影。詩中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厭倦之情。詩人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回到家鄉的計劃遲遲未能實現,同時也表達了對長期漂泊生活的疲倦。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他將去江南采蘋(采摘水藻),并以長歌的方式吟唱柳惲在洞庭湖畔的詩篇,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文學藝術的熱愛。
賞析:
《新息渡淮》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黃庭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京城塵囂和淮河的對比,抒發了自己遠離喧囂回歸自然的愿望。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漂泊生活的厭倦交織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歸家和平靜生活的渴望。最后兩句詩則展現了詩人對美好自然景色和文學藝術的向往,以及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贊美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并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文學藝術的贊美,表達了對歸家和傳統文化的向往。整首詩意蘊含深遠,寄托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經歷的感慨。
“落日江南采蘋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xī dù huái
新息渡淮
jīng chén wú chǔ kě xuān méi, zhào miàn huái bīn xǐ zì zhī.
京塵無處可軒眉,照面淮濱喜自知。
fēng lǐ mài miáo lián dì qǐ, yǔ zhōng yáng shù dài yān chuí.
風里麥苗連地起,雨中楊樹帶煙垂。
gù lín guī jì jiē chí mù, jiǔ kè píng shēng yàn bié lí.
故林歸計嗟遲暮,久客平生厭別離。
luò rì jiāng nán cǎi píng qù, cháng gē liǔ yùn dòng tíng shī.
落日江南采蘋去,長歌柳惲洞庭詩。
“落日江南采蘋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